期末合并報表中差額怎么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期末合并報表中差額怎么處理,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期末合并報表中差額怎么處理

答:(一)企業合并與購買法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通常稱為購買法。購買方通過合并,取得被購買方全部凈資產、合并后被購買方解散的合并方式,稱為吸收合并;購買方通過合并取得被購買方控制權、合并后被購買方仍保留法人資格的合并方式,稱為控股合并。

(二)購買法下合并差額的處理

購買法下確認吸收合并時,購買方支付的合并成本與合并時取得被購買方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以下簡稱凈資產)之間的差額,稱為合并差額。對于合并差額的處理,按不同情況,為借差的,確認為商譽;為貸差的,確認為當期收益(貸差)(簡稱合并收益)。這樣,確認吸收合并會計分錄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抵銷分錄的借、貸方發生額才能相等。

由于控股合并后購買方與被購買方構成母、子公司關系,而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以下簡稱20號準則)的規定,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成本法核算,即按照合并成本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價值,不直接與享有子公司凈資產份額掛鉤。這樣,控股合并中存在的合并差額,編制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時均無須進行賬務處理。

 

但是,20號準則同時要求,按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編制購買日合并財務報表(以下簡稱合并報表)時應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這樣,按照權益法處理合并差額的事項,就被安排到合并報表的程序中,況且,如果在合并報表時不處理合并差額,抵銷分錄的借方發生額(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與貸方發生額(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公司少數股東權益)也不相等,必須通過處理合并差額,即在借方的確認商譽,在貸方的確認合并收益,借、貸方的發生額才能求得平衡。

(三)具體處理規范

具體處理規范主要有:

(1)財政部會計司在《企業會計準則講解》(以下簡稱《講解》)中指出:購買法下的控股合并,除通過合并使被購買方成為購買方的獨資子公司的情況外,被購買方均不應因合并而改記有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

(2)20號準則的《應用指南》規定: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母公司在編制購買日合并資產負債表時,對于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負債,應當按照合并中確定的公允價值列示。

(3)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凈資產份額的差額,確認為合并資產負債表中的商譽;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凈資產份額的差額,在購買日合并資產負債表中調整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4)購買法下吸收合并的合并差額,在確認企業合并時處理。

以上就是關于期末合并報表中差額怎么處理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報表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