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所得稅費用時為什么要加上遞延所得稅?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問:計算所得稅費用時為什么要加上遞延所得稅?
 
答: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1.企業當年向稅務局交的錢是應交所得稅科目貸方科目的余額,是會計利潤調增調減后與稅率相乘計算出來的。
 
2.遞延所得稅資產是企業當期已經交的錢,但是不屬于當期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這筆錢在會計意義上要記到發生期的費用上,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當期要記到會計意義上的費用上,但是這筆錢要到發生期企業才去稅務局繳納。
 
3.所得稅費用是企業當期發生的費用,因此在應交所得稅的里面,需要把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費用)加進去,同時要把遞延所得稅資產(非當期費用)減下去。所以: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交稅的時候,交的錢是按稅法規定算出來的: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扣除折舊前利潤-稅法折舊)*25%
 
貸:銀行存款(扣除折舊前利潤-稅法折舊)*25%
 
賬面所得稅費用,是按會計規定算出來的:
 
借:所得稅費用(扣除折舊前利潤-會計折舊)2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扣除折舊前利潤-稅法折舊)25%所得稅費用和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之間有差額=【(扣除折舊前利潤-會計折舊)-(扣除折舊前利潤-稅法折舊)】*25%=(稅法折舊-會計折舊)*25%=【(購入成本-計稅基礎)-(購入成本-賬面價值)】*25=(賬面價值-計稅基礎)*25%
 
重點來了,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賬面價值-計稅基礎)*25%,也就是說貸方金額比借方金額大,所以借方要借計差額,而借方表示資產增加,所以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
 
同理,如果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借方大于貸方,要是分錄平,必須借記遞延所得稅負債,也就是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