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會計準則內容都有哪些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中國自1987年在中國會計學會年會上,成立了七個研究組,其中一個就是“會計原則和會計基本理論研究組”。該組織曾先后于1989年起開始研究和探索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于1989年1月及1991年1月召開了二次研討會,分別討論了會計準則和物價變動與外幣業務會計兩個專題。
 
1989年1月,這個研究組在上海召開的*9次會議,討論了制定中國會計準則的必要性、會計準則的性質和內容、會計原則與現行統一會計制度的關系、研究和制定會計準則的思路等問題,會后提出了《工作程序》、《形成會計原則說明和研究報告的程序》等一系列文件,并更名為“會計基本理論和會計準則研究組”。研究組以合適的形式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成果,并向財政部有關部門提出建設性建議。
 
財政部會計事務管理司也于1988年10月建立了會計準則課題組。課題組在1989年3月提出了《關于擬定中國會計準則的初步設想(討論稿)》和《關于擬定中國會計準則需要討論的幾個主要問題(征求意見稿)》,并在全國會計工作會議上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準則(草案)提綱(討論稿)》。
 
1991年11月26日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基本準則)(草案)的通知》,向全國廣泛征求意見;在1992年7月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討論后,1992年11月30日以部長令形式正式發布了建國以來中國第l號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并決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國正式實施。
 
從1992年《企業會計準則》發布以后,財政部即著手草擬制定具體會計準則,為保證準則質量,分別成立了國外、國內兩個咨詢專家組和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1996年完成了30多個具體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分四輯印發各地征求意見。到2001年先后修訂、頒發了16項具體會計準則。
 
2006年2月15日頒發38項具體準則形成企業會計準則體系。這些具體準則的制定頒布和實施,規范了中國會計實務的核算,大大改善了中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和企業財務狀況的透明度,為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和證券市場的發展、國際間經濟技術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4年1月至7月,財政部陸續發布/新增了八項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于2014年7月1日開始實施。其增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40號——合營安排;企業會計準則第41號——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