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季報的利潤總額怎么填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企業所得稅季報的利潤總額怎么填,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企業所得稅季報的利潤總額怎么填

答:具體項目填報說明:

1、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2、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

3、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其中包括從事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在本行填寫按本期取得預售收入計算出的預計利潤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

4、第5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5、第6行"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出的當期應納所得稅額。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包括享受減免稅優惠過渡期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及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的其他減免稅優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累計已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本期金額"列不填。

8、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本次應補(退)預繳所得稅額。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時,填0, "本期金額"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填報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本行不包括納稅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所得額":填報納稅人依據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按季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12、第14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的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確定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依據稅務機關認定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的本月(季)應繳納所得稅額。

 

14、第18行"總機構應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分支機構本行填報總機構申報的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報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分配表》中確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當期總機構申報表中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數額。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式

答:企業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分期預繳,年終匯算清繳,計算方式如下:

你每個月末(如果季度預繳的話就是季末)要出財務報表,其中的利潤表上有一個本年累計數,你看本年累計的利潤,假如你第一季度利潤末本年利潤累計為A,那么你這時候就要預繳A*25*%的企業所得稅,第二季度還是看利潤表,假如你的利潤表利潤累計額小于A*(為B),那么你這個月就不要交所得稅,如果高于A,那就要補交(B-A)*0.25的企業所得稅,第三和第四季度依此類推

也就是說從第一季度開始到后面幾個季度,你就依次比較損益表的利潤累計額,如果后面期的大于前期中大的那個,就要對差額按企業所得稅率預交所得稅,如果小于就不用交

然后年終,匯算清繳,按照稅法規定對會計利潤,即損益表利潤進行調整,確定后跟你本年已經預交的稅額比較,多退少補

你報稅要看的是你從年初到申報期的累計利潤總額,已經已經預繳的稅,如果按照累計利潤計算的應納所得稅小于已經預繳的就要在繳納差額部分,如果大于已經預繳的就不用再繳納了

在申報表中,最后計算應納稅額是按照本年累計數那欄算的

以上就是關于企業所得稅季報的利潤總額怎么填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企業所得稅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