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會計大約多少錢,網課費用在200-1000之間,還是很劃算的。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成本計價巧籌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格受供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變動。在現行財務制度中,對存貨的計價遵循歷史成本原則,但由于成本計價方法的不同,隨著價格的變動,計入當期的會計成本也不相同,從而影響到當期會計利潤的高低,進而影響到當期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根據對市場的預測,選用不同的成本計價方法可以起到節稅的作用。
成本計價方法包括單個成本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根據財務制度和稅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任意一種計價方法,一經確定,在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得變動。下面我們以某企業元月份材料的收入、發出、結存情況為例,對不同計價方法作一簡要分析。
1、先進先出法,本期發出材料成本834000元,月末結存材料成本218000元。
2、后進先出法,本期發出材料成本842000元,月末結存材料成本220000元。
3、加權平均法,存貨加權平均單價=(902000+150000)÷(1700+300)=526(元);本期發出存貨成本=1600x526=841600(元);期末結存存貨成本=400x526=210400(元)。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采用后進先出法本期發出存貨成本*6,加權平均法次之,先進先出法最低,因而采用后進先出法能夠更多地降低本期利潤,從而達到少繳所得稅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上面所引用的例子中存在一個假設存貨的購入成本呈上升趨勢。采用何種成本計價方法應視情況而定,最關鍵的是對市場科學準確的判斷,如果判斷不準,將會使籌劃失敗。如果預測原材料價格將會持續上漲,采用后進先出法可以增加本期成本,達到少繳企業所得稅的目的;如果預計原材料價格呈下降趨勢,采用先進先出法為宜;如果市場穩定,價格只在一定幅度內波動或者價格變動不大,宜采用加權平均法,這樣可以減輕工作量。
當然,不論采用何種計價方法,影響會計利潤只能造成時間性差異,不會造成永久性差異,從長遠來看會計利潤的總量是一致的,在稅制不變的情況下,應繳所得稅也是相同的。但從資金時間價值的角度考慮,有利于企業投入的早期收回,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另外,選用何種成本計價方法還要考慮企業的存貨策略,使存貨成本的增加不致抵消節約的所得稅。
以上就是關于現在學會計大約多少錢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