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有什么培訓

發表于:2022-03-20 08:56:25 分類:會計實操培訓

會計有什么培訓,正保會計網課效果很不錯。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負率計算

增值稅稅負率是反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負擔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稅務機關在日常管理和納稅評估時的一個主要評價指標。按照國家稅務總局>中的計算方法,稅負率計算公式為稅負率=應納稅額÷應稅銷售額。在實務操作中,有免抵退出口貨物銷售的企業,計算公式則為稅負率=(應納稅額+免抵稅額)÷(內銷收入+外銷收入),該計算方法計算簡單,取數容易,直觀反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當期的實際稅收負擔情況(以下稱該方法計算出來的稅負率為實際稅負率)。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即使在產品的銷售價格和材料成本都相同、發票開具和取票情況都正常的情況下,實際稅負率也是同一企業的不同期間時高時低,生產同一產品的不同企業之間有高有低,相互之間不可比,降低了實際稅負率指標的評估價值。造成實際稅負率波動大,可比性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個因素:1、增值稅實行購進扣稅法,不論當期材料是否實際耗用,只要購進入庫并認證通過便可抵扣,不體現會計核算中銷售與成本的配比性原則,存貨的變動影響當期實際稅負率。2、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的企業單證收齊才計算免抵退,免抵稅額的產生類似于政府會計中的收付實現制,實現銷售與收齊單證有一定的時間差,單證收齊的進度快慢也影響當期實際稅負率。

為體現增值稅稅負率這個指標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克服實際稅負率波動大、可比性差的缺點,就必須消除以上兩個因素對實際稅負率的影響。我們根據增值稅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的計稅原理和免抵稅額的計算方法,同時根據會計上對銷售確認的權責發生制原則和收入與成本之間的配比性原則,設計了一種增值稅稅負率的計算方法(以下稱該方法計算出來的稅負率為虛擬稅負率)。虛擬稅負率依據當期的免抵退辦法出口貨物銷售額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金額計算出虛擬的銷項稅額和虛擬的進項稅額,并且當期準予扣除的進項稅額(包括虛擬的進項稅額)僅限與已實現銷售(且有的貨物相對應的那部分進項稅額,剔除變動的存貨所對應的進項稅額。虛擬稅負率是把實際稅負率還算為基于權責發生制和配比性原則下的稅負率,計算公式如下:

虛擬稅負率={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轉出-免抵退稅辦法出口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期未有票存貨-期初有票存貨)X17%]+(免抵退出口貨物銷售額-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金額)x17% }÷內外銷銷售總額

計算公式的相關說明:

一、關于存貨

我國增值稅實行憑票扣稅法,未取得抵扣票據的存貨無對應的進項稅額,公式中的期未有票存貨和期初有票存貨是指已取得抵扣票據的存貨。

1、暫估入庫的存貨未取得專用發票,無對應的進項稅額,計算期未有票存貨和期初有票存貨時均應予以剔除。

例1:某企業期初庫存A材料100萬元,其中暫估入庫為50萬元;期未庫存為80萬元,其中暫估入庫為20萬元。

則:(期未有票存貨-期初有票存貨)=(80-20)-(100-50)=10萬元。

2、生產成本(在產品)、產成品中的工資、折舊等項目也不含進項稅額,也不屬于有票存貨。如果無法準確確定生產成本(在產品)、產成品中有票存貨的金額,可按適當比例計算。

例2:某企業期初存貨為110萬元,其中材料10萬元,在產品30萬元,產成品70萬元;期未存貨為100萬元,其中材料50萬元,在產品30萬元,產成品20萬元。根據測算,在產品中的材料成本為80%,產成品中的材料成本為70%。則:期初有票存貨=10+30x80%+70x70%=83萬元。期未有票存貨=50+30x80%+20x70%=88萬元。

3、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雖然沒有取得抵扣票據,但因公式中已確認了虛擬進項稅額,有庫存時,應當做有票存貨。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有什么培訓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