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會計培訓班哪個好,正保的口碑很好,網校的實力很強。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實操知識。
某公司隱匿收入偷稅案(一)
一、案件背景情況
(一)案件來源
20**年*月*日**地稅局稽查局接到一個“舉報電話”,舉報人舉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20**年度隱瞞收入涉嫌偷稅?!芭e報電話”內容很籠統,沒有直接線索,但舉報人口氣很堅決,稱稅務機關如不立案查處,將層層舉報至省局稽查局。兵貴神速,稽查局隨即安排檢查組對*公司**年度履行納稅義務的情況進行了檢查。
(二)納稅人基本情況
*公司位于**工業園內,為江蘇省**生產公司在我市的分公司,主要從事生物復合肥生產、銷售業務,法定代表人:張某,企業所得稅由地稅機關負責征收管理。
*公司**年賬面反映取得肥料銷售收入3766萬元,由于會計筆誤少計收入30萬元,實際賬面收入3796萬元、主營業務成本萬元,利潤總額-20.49萬元。匯算清繳申報表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8.23元。
二、檢查過程和檢查方法
(一)檢查預案
檢查組查前調閱了**公司**年全年納稅申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及其他有關稅收申報資料,同時結合征管部門對其實際情況的了解,排查出以下疑點:一是A公司稅負偏低。生物復合肥企業成長性強,面向農村、市場廣闊,且A公司是江蘇省**肥料生產公司的分公司,使用統一的品牌和包裝,有一定的品牌優勢,產品覆蓋面廣。分公司成立3年多時間,資產規模逐年擴大,但**年綜合稅負率卻在2%左右。二是從征管分局了解到的信息得知:A公司產品銷售對象主要是**經濟區各縣市鄉鎮個體批發商。檢查組判斷,因為農村個體批發商很大一部分對象不需要發票,應該有未開具發票的銷售收入存在,**公司客觀上存在偷稅條件。
于是,檢查組初步判定舉報人舉報情況可能屬實,決定對**公司突擊檢查,準備四措并舉,實現突破:一是針對近幾年生物肥料銷售行情良好,企業幾乎沒有庫存,其生產量大致就是其銷售量的情況,將其生產量列為檢查重點。二是重點復核成本核算情況,同時盤點其主要產成品和存貨,看是否賬實相符。三是檢查其銷售合同,弄清銷售渠道情況;四是檢查其銀行賬戶,并把它作為最后的“撒手锏”來運用的。
(二)具體檢查方法
1、初試牛刀,突擊檢查無獲而歸
6月5日,檢查人員在企業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當場下達檢查通知書,突擊實地檢查。與企業簡單的座談后,檢查人員隨即按預案開展檢查。
首先,檢查其生產量。檢查人員提出去生產調度室和過磅室實地檢查,該企業總賬會計呂某表示企業無生產調度室和過磅室,但有生產記錄,隨后呂某拿出了一疊整整齊齊的由其和車間主任簽名的生產記錄;但看似順利的背后隱藏的是無獲而歸,當檢查人員抽取1個月的生產記錄與企業賬面對應月份入庫產成品數量核對后,發現企業的生產資料與財務資料驚人的一致!此路不通!
隨后,檢查人員試圖通過“單位產品電費定額耗用法”,即從企業的用電量推算出真實的生產情況,卻發現該公司的主要生產工藝流程為物理摻拌,**年度用電量很少且所耗電力與產品生產無明確的正相關關系!檢查人員又試圖用“重量法”按照投進多重的料,所生產出的合格產品、次品、廢料總重應該差不多的原理,選擇其主要原材料和產成品的稱重,發現此路也不通,因為該企業的產成品生產大多為簡單的物理摻扮,不產生副產品和下腳料,廢品可繼續摻拌使用,成品率非常高。從生產量上來尋求突破看來是不行了。
檢查人員按照預案,又重點檢查了該企業成本核算情況:*9、核對企業賬面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情況,發現各產成品成本結轉正確,無多轉或少轉成本現象。第二,準備采取屢試不爽的 “實物盤點”法,抽取主要產成品和存貨進行當場盤點。但是當檢查人到達倉庫后卻發現,A公司倉庫存貨很少,整個倉庫只有12噸共240多袋的普通大田肥。會計人員的解釋是:肥料生產有明顯的季節性,企業大部分產品只在旺季的時候生產,平時生產很少,幾乎無庫存。雖然檢查人員對會計的解釋充滿疑問,但是卻推翻不了他的解釋,實物盤點的路子也走不通了。
檢查人員隨即又要求企業提供相關產品銷售合同或代理合同,以全面了解A公司的銷售對象,但企業會計辯稱:公司生產的生物復合肥質量高,常常供不應求,同時,產品主要銷售對象為廣大農戶和個體批發商,從來都是現貨交易沒有簽訂過合同;
最后,檢查人員按照法定程序到A企業的開戶銀行調取了其銀行賬戶記錄情況,經檢查A企業銀行對賬單與銀行日記賬記錄內容基本一致,檢查銀行賬戶沒有發現有用的線索,突擊檢查無獲而歸,檢查陷入了僵局!
2、柳暗花明,發現重要線索
所有常規檢查思路和手段都用上了,而且也沒有簡單的“就賬論賬”卻無所突破。檢查人員雖然很失望,但是卻沒有垂頭喪氣,反而更加激發了“一查到底”的斗志。經過仔細分析,檢查人員做了如下判斷:一、**企業會計人員賬務造假水平非常高,也花了很多精力,收入計量、成本結轉、費用列支各環節是環環相扣的,賬面上做到了滴水不漏“就賬論賬”肯定走不通。二、A企業包裝物存在疑點:賬面和倉庫存貨反映只有一種50公斤規格,這不符合肥料生產行業情況,A公司應該還有其他規格包裝物,從包裝物上的調查應該可以獲得突破。
有了上面的分析,檢查人員再一次到達了A企業。這一次檢查人員與總賬會計:呂某,現金會計:劉某聊起了天,稱其會計核算規范、納稅申報及時,檢查未發現重大問題,可以初步結案了。
呂某聽后非常高興,與檢查人員侃侃而談。在聊天中,檢查人員裝作無意識的詢問了其產品之一水稻育秧肥的規格、重量及銷量。呂某以為我們對該產品的銷量和銷路感興趣,連忙解釋:企業生產的水稻育秧肥很少,只在每年7月份下旬才生產,而且每袋只有10公斤,雖然銷售不錯但是銷量很少,也沒有庫存。另外公司所有產品的包裝都是從總公司購進,用總公司的品牌,經營情況要對總公司負責,所以不會出現隱瞞產量和銷量的問題。
和呂某閑聊到此,檢查人員心里已經有了底:該公司所有產品并不是賬面登記50公斤這一種,并且包裝都從總公司購進,從包裝袋入手,一定可以獲得突破!
3、外調檢查,包裝物中藏“貓膩”
面對上述情況,為取得案件突破,經市局領導批準,檢查人員到**公司的總公司-江蘇省x肥料生產公司進行了外調。經外調得知,**公司只是掛名江蘇省**生產公司作為其在**市設立的分公司,實際情況是**公司只是購買了總公司5年的商標使用權和生產工藝專利權,除包裝物外,**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受總公司的限制。所以,總公司沒有**公司的生產銷售資料,但是有完整的包裝物購買資料。
檢查人員隨即復印了相關資料,經過分類統計,統計出A公司2008年度共購買10公斤、25公斤、50公斤三種規格的包裝袋5萬條、8.9萬條、9.5萬條,如果這些包裝袋全部都用于生產并銷售的話,按平均每噸1300元/噸的價格,銷售收入就可能達到1000余萬元,這與企業賬面反映的數字相差甚遠。初步判斷A公司應該有近700萬余元的收入未入賬。檢查人員隨即針對這一情況,約談了呂某要求其解釋此問題,呂某承認購買了外調包裝袋數量,但是卻拒不承認全部都用于了生產,其辯稱:因倉庫年久失修,購進的包裝袋很多發生了污漬和毀損,這部分包裝袋無法利用都賣給了附近農戶作儲物袋使用。但檢查人員堅信自己的判斷,“包裝物”肯定藏有“貓膩”。
4、深挖疑點,銀行記錄露馬腳
賬外隱瞞的銷售收入到底放在什么地方?檢查人員進行了判斷:如果所購買的包裝物全部用于了生產,那
以上就是關于廣州會計培訓班哪個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