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份,人社部(人社廳發〔2020〕17 號)通知明確:調整變更職業信息第(六)項: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4-07-03-04)”職業下增設“薪稅師”工種。
文件的發布,使得“薪稅師”這一新興職業被人們所認知,正式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薪稅師”崗位是集人力資源投資評估師 IIP、人力資源管理師、稅務師等相關要求于一身的創新型、復合型、知識型 、全球化專業人才,其能力標準需既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及財稅基礎知識,又能熟練進行企業薪酬體系的全流程設計,并能熟練掌握薪稅規劃、薪稅費核算、薪酬支付、稅費申報、薪稅數字化管理與應用及薪稅費風險防范與管理。
“薪稅師”項目在國內一經推出,就收獲了市場的廣泛認可,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全國接受薪稅師能力水平評價項目培訓的人數已達到35000多人,持證人數達到了20000多人,其中上海持證人數達到6000多人。
據悉,招商銀行已組織千余名上海部員工報考薪稅師。不可否認,薪稅師的職業技能已得經到市場的驗證,薪稅相關的專業人才也受到了更多企業的青睞。
那么,薪稅師證書更適合哪些崗位的人才去考取呢?基于崗位工作內容分析,小編總結了以下四個崗位:
1)人力資源管理
很多人認為人事部門只是單純的職能部門,屬于只會花錢不會賺錢的拉胯部門,甚至很多HR都是這樣想的。
其實不然,有這樣一個簡單公式:利潤=收入-成本,
而據調查顯示,人力成本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成本中的重要支出,有一半的企業人力成本占總成本的30%以上甚至更高。尤其是在社保入稅和新個稅政策實施后,人力成本大有不降反升之勢。
試想一下,一個可以通過稅務籌劃、薪稅方案設計而為企業大幅減少人力成本的HR,是否會成為各大企業爭相邀請的香餑餑?
從目前市場需求來看,薪酬相關的崗位薪資在HR的薪資水平中居于中上游,薪稅師的起薪就在萬元左右,而高級薪稅師年薪資百萬元者比比皆是。
2)會計
企業的會計主要工作包括負責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進行日常單據審核,賬務處理,編制憑證,納稅處理與納稅申報。
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內容是納稅處理與納稅申報,而在社保入稅和新個稅法案實施后,納稅人數的變化,使得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僅要懂得之前財稅知識 ,還要懂得如何幫助企業在合理合規的情況下進行納稅籌劃、個稅申報等知識。
學習薪稅師相關知識,可以幫助會計人員轉型成為企業急需的薪稅人才,升職加薪,不在話下!
3)出納
企業的出納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辦理本單位的現金收付、銀行結算及有關賬務,保管庫存現金、有價證券、財務印章及有關票據等。
其中最核心的是薪資結算,除了原本必須掌握的財稅知識,還要懂得在新法案下如何算好算對工資中個稅的繳納比例及與人力對接薪酬工資的核算,在幫助企業提升經營效率的同時,減少企業的資金流動的風險。
同時,我國基礎的財務人員大概8700萬人,每年還新增30萬財務人員,無論從事何種方向財務工作,都要保證自己能夠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讓自己更具有職場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
4)稅務
稅務的主要工作是負責企業各公司日常納稅申報、年度匯算清繳,校驗數據準確性和合理性,同時負責核算公司員工個人所得稅、社保等,并管理相關資金的整體、維護財務信息數據,為公司進行相關的財務決策進行支持。
所以說,稅務所有的工作都與公司資金息息相關,其中員工個稅、公司資金的審計核算更是重中之重。
而薪稅師提出的讓稅務不再稅“霧”的slogan,正是貼合了稅務人員的日常工作需求,從基礎的人力資源六大模塊的知識,到個稅計算,再到薪稅費涉費風險,從理論,到實操,課程完美的適應了稅務人員的工作需要。
在社保入稅之后,稅務局利用大數據、金稅三期強化風險監控,稅務的征管力度比之前顯著提高。社保規范化已成大勢所趨,企業用人成本將不斷提升,很多企業越來越青睞懂專業、懂政策、懂實務、懂技能的復合型人員。
總而言之,對于HR來說,通過相關學習,可以優化薪酬結構,靈活運用政策,強化自己的專業技能;對于財務人員來說,通過相關學習,可以了解薪酬、稅務,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對于稅務人員來說,通過相關學習,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理論,強化實操,滿足更多的工作需求。
而對于企業來說,依靠有擁有薪稅專業知識的人才,在保證企業在合規合法的同時,還可以減輕成本,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