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級經濟師培訓,高級經濟師培訓推薦環球網課。
高級經濟師考試基礎考點宏觀經濟學的意見分歧
M1貨幣主義:基本命題是貨幣最要緊,貨幣的推動力是說明產量、就業和價格變化的最主要的因素;幣供量的變動是貨幣推動力的最可靠的度量標準;幣當局的行為支配著幣量的變動,從而通脹、經蕭條或經增長都可以而且應當惟一地通過幣當局的對幣供量的控來加調節。
M2自然率假說: 自然率是指,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當勞動市場在競爭條件下達到均衡時所決定的就業率。由于這一就業率與經濟中的市場結構、社會制度、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因而被冠以自然率的名稱。使用自然就業率的概念,貨幣主義說明經濟處于自然率水平,這就是所謂的自然率假說。
M3菲利普斯曲線: 提出,繪的是失業率與通脹率之間的交替關系。當通脹率為零時,失業率穩定在一個水平上。在經擴張階段,經活動增加,sp價格提高,廠商增加勞動使用量,從而就業增加,失業率降低。同時,伴隨著就業增加,工人工資上漲,從而通脹率提高。相反,經收縮,失業率增,而通脹率降。因此,失業率與通脹率呈反向變。根據凱義理論,總需增加,導致經活和就業增,工資率提,通脹率加劇。因此,菲線反應了需求增加對通脹的壓力。曲線揭示,低失業和低通脹二者不兼,如一個經濟愿意以較高的通脹率為代價,則可實現較低的失業率。
M4單一貨幣規則:貨幣政策的目標是防止貨幣成為經濟混亂的原因,為經濟提供一個穩定的運行環境。因此,貨幣學派主張最優的貨幣政策是按單一的規則控制貨幣供給量,貨幣以經濟增長率加上通貨膨脹率的速度增長。
M5理性預期假設:是指經濟當事人對價格、利率、利潤或收入等經濟變量未來的變動可以作出符合理性的估計。理性預期包含三個方面的特征。其一,預期平均說來是正確的。其二,經濟當事人在充分利用所有有效信息的基礎上對某個經濟量作出的預期。其三,經濟當事人進行作出預期時所使用的信息包含經濟理論,從而得出的結果與經濟模型的預測相一致。
M6市場出清:無論勞動市場上的工資還是產品市場上的商品價格都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可以根據供求情況迅速進行調整,以達到供求相等均衡狀態。有了這種靈活性,產品市場和勞動市場都不存在超額供給,每個市場都處于或趨于供求相抵的情況。
M7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承襲新古典經濟理論的思想,以個體利益最大化、理性預期和市場出清為基本假設。
J1評述貨幣主義的基本觀點。
1)貨幣主義的基本命題是,貨幣最要緊,貨幣的推動力是說明產量、就業和價格變化的最主要的因素;貨幣供給量的變動是貨幣推動力的最可靠的度量標準;貨幣當局的行為支配著貨幣量的變動,從而通貨膨脹、經濟蕭條或經濟增長都可以而且應當惟一地通過貨幣當局的對貨幣供給量的控制來加以調節。
2)貨幣主義得出了新的貨幣數量論。依照貨幣主義的觀點,一個財富持有者的貨幣需求取決于收入的價格總水平、債券和股票韻收益率、物質資產的收益率以及人力與非人力財富之間的比例等眾多因素。從整個經濟來看,貨幣的需求主要取決于社會的總財富、非人力財富在總財富中所占的比例和各種非人力財富的預期報酬率。根據經驗分析,弗里德曼得出的結論是:第一,價格總水平與貨幣供給量之間呈同方向變動。在短期內,貨幣量的變動領先于價格的變動,而在長期內這種滯后現象消失。第二,短期內貨幣流通速度會受到利息率的影響,但波動是輕微的。而在在長期內貨幣流通速度是一個常數。
3)概括貨幣主義的新貨幣數量論,由于MV=PY成立,因而在貨幣流通速度y不變的條件下,貨幣量變動影響到價格戶和產出量r。在短期內,由于價格變動滯后于貨幣變動,因而M變動可以影響r。在長期中,M與y同時變動,因而改變貨幣量不會影響產出量。
J2簡要評論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對凱恩斯主義理論的批判。
新古宏經學主要從經驗檢驗和理論一致性兩個方面展開對凱恩主義理論的批判從經檢方面,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利用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技術對菲利普斯曲線的形狀進行了充分的檢驗,以便否定凱恩斯理論。由于滯漲現象的存在,檢驗結果對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有利。
從理論方面,首先,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指出了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三大錯誤。第一,不合理性的預期。在凱恩斯理論中,經濟當事人的預期通常被假定為不變,它主要取決于過去該變量的數值。這就意味著人們并不利用有關將來的信息來謀取最大的利益,從而違背了西方經濟學中理性經濟人的基本假設。第二,在一個理論體系中個人行為不一致。比如,微觀經濟學中分析勞動供給時,假定人們就收入和閑暇進行選擇,但在宏觀消費理論中又假定人們儲蓄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消費,即勞動者要在現在和將來之間進行選擇。但并沒有一種理論說明二者的一致性。第三,以國內生產總值作為評價政策的標準不能反映人們的福利狀況。
其次,在批判凱恩斯理論的基礎上,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全盤否定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根據基于理性預期假設和貨幣主義的自然率假說,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認為,凱恩斯主義政策的有效性是建在欺騙公眾基礎上的。經濟中存在著一個由資源、制度、習慣、市場結果等因素決定的自然就業率水平,同時人們會以理性的方式形成預期,在自然因素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持續的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不僅如此,由于政府不能預測經濟當事人的行為,因而政策的后果可能是加劇經濟波動。
上述結論主要來自于著名的盧卡斯批判。盧卡斯認為,凱恩斯主義政策的有效性大多是根據參數固定不變的計量經濟學模型,但經濟當事人的理性預期將使得這些參數發生改變,從而使得政策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J3.貨幣主義否定凱恩斯主義財政政策的有效性(new)?
按照貨幣主義的解釋,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表現為政府的財政預算赤字。如果赤字通過發行貨幣加以彌補,那么該政策就轉化為貨幣政策了。如果政府利用發行債券來彌補財政赤字,那么就會產生擠出效應。擠出效應表現為下面幾種可能。首先,如果經濟已經處于充分就業狀態,那么政府增加總需求并不能最終增加總收入。其次,政府增加支出不一定能增加總需求。這是因為,政府向公眾借債,可能擠占公眾用于消費或投資的收入,從而政府增加支出是以公眾減少支出為代價的;另外,政府增加支出還伴隨著利息率上升,因而也會抑制公眾的投資。因此,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是無效的。
以上就是關于廣州高級經濟師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快速了解經濟師考試后,測試備考基礎,專業老師組卷,測出水平,高效備考!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