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師培訓蘭州,經濟師線上培訓機構有不少。
經濟師初級人力資源考點:態度與行為
一、態度的概念
阿爾波特(美):強調經驗在態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里赫(美):忽略過去的經驗,強調現在的主觀經驗,反應了認知學派的主張
弗里德曼(美):認知(基礎)、情感(核心與關鍵)、行為傾向(不等于外顯行為)
二、態度的形成: 學習理論(后天習得的、誘因理論(利益和損失衡量)、認知一致性理論
三、通過態度預測行為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因素:
1.態度的特殊性水平:特殊性越高,預測越準確;
2.時間因素:時間間隔越長,不可知事件改變態度與行為關系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識:內在自我意識高的人,預測有較高的效度;
4.態度強度:強烈的態度對行為的決定作用更大;
5.態度的可接近性:來自直接經驗的態度對行為的影響大,就是因為這類態度的可接近性大。
四、態度改變的理論:海德爾(美):平衡理論(遵循最少付出原則)費斯廷格:認知失調理論
減少認知失調方法:改變態度、增加認知、改變認知的重要性、減少選擇感、改變行為
五、對說服效果有影響的因素(4個):
1.說服者:可信度、吸引力
2.說服信息:差距、恐懼、信息呈現方式
3.被說服者:人格、心情、介入程度、自身免疫、個體差異(認知需求、自我監控、年齡)
4.情境:預先警告、分散注意。
六:消除偏見的方法:對抗刻板印象、平等接觸、創造消除偏見的環境
真題:
62.學習理論認為,態度是后天習得的,學習的機制包括( )。
A.認知
B.體驗
C.聯結
D.強化
E.模仿
【答案】 CDE
真題:
4.關于說服信息影響說服效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說服信息要求的態度與實際態度差距越大,態度改變也越大
B.一開始就同意說服者的觀點時,單面說服效果好
C.在說服信息很復雜的時候,聽覺信息的效果最好
D.說服信息喚起的恐懼程度越大,態度改變也越大
【答案】 B
以上就是關于初級經濟師培訓蘭州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快速了解經濟師考試后,測試備考基礎,專業老師組卷,測出水平,高效備考!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