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師培訓費用

發表于:2022-03-25 10:02:34 分類:經濟師培訓

初級經濟師培訓費用,培訓費有高有低,幾百上千都有。

初級經濟師人力資源專業復習資料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工資與就業

1.貨幣工資又稱名義工資,是指雇主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實際工資則是指貨幣工資所能購買到的商品和服務量。它可用來說明貨幣工資的購買能力。 貨幣工資水平總是高于實際工資水平。

2.確定工資水平的實際因素:(1)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所需的生活費用;(2)同工同酬的原則;(3)企業的工資支付能力。

3.一般認為,較高工資能夠吸引較好的員工,這是因為高工資擴大了企業的求職者人才庫,從而使得企業在挑選員工時能夠有更大的選擇余地。較高的工資還使得企業能夠選擇更有經驗,以及獨立工作能力和工作動機都更強的員工,這是因為它可以從大量備選的求職者中汲取精華。

通常情況下,在那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中工作的員工,其工資隨著經驗的增加而增長的速度也要快得多。

4.工資差別,就是指各類人員的工資再水平上的差異。由于工資水平是可以用不同的時間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圍內進行分類和考察的,因此,工資差別也是一個適用范圍很廣的概念。

不同產業部門間工資差別形成的原因:①熟練勞動力所占比重②技術經濟特點③發展階段④工會化程度⑤地理位置

不同職業之間工資差別形成的原因:①不同職業在勞動強度和勞動條件方面的差別;②不同職業引起的愉快或不愉快程度有差別;③不同職業具備從業能力的難易 程度有差別;④不同職業所具有的社會安全程度即工作保障和職業穩定程度不同;⑤不同職業要求從業者所承擔的責任程度是有差別的。

三種工資差別的形成:補償性工資差別、競爭性工資差別、壟斷性工資差別。

壟斷性工資收入發生在以下兩種情況:非自然性壟斷所造成的收入差別;自然性壟斷所造成的工資差別。

不同群體間的工資性報酬的差別:年齡和受教育程度;職業;工時和工作經驗。

5. 勞動力市場歧視又可以分為工資歧視和職業歧視兩種類型。

三種可能的勞動力市場歧視來源:個人歧視(雇主、客戶、員工);統計性歧視;非競爭性歧視。

6. 就業是指有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參加某種能夠獲得勞動報酬的社會勞動。有三層基本含義:(1)勞動者必須要既有勞動能力,還要有勞動意愿;(2)勞動者所參加的勞動必須是某種形式的社會活動,而不能是家庭勞動;(3)勞動必須能夠獲得報酬或收入,而不能是公益性或義務性的勞動。

將一個社會的總人口歸納為三部分人:就業者、失業者和非勞動力。

7. 失業的類型:(1)摩擦性失業;(2)技術性失業;(3)結構性失業;(4)季節性失業;(5)周期性失業。

(1)因勞動力市場運轉存在摩擦或不完善而形成的失業,即為摩擦性失業。 原因:①勞動力市場的動態屬性;②信息不完善性;③由尋找工作、達成就業協議的時滯引起的(求職者與擁有職位空缺的雇主之間相互尋找、洽談需時間)。

(2)技術性失業是由于工業的技術變化所引起的,即在生產中采用了節省勞動力的新技術后所造成的失業。

(3)結構性失業,在專業結構或產品結構調整過程中,因衰落部門的失業者與擴展部門的工作要求不相吻合,或現有的職位空缺同失業者在地理位置上失調從而造成的失業被稱為結構性失業。

決定結構性失業嚴重程度的因素:①對勞動力需求轉變的快慢;②勞動力供給能否適應需求的變化;③技術替代的靈活性大小;④人們重新學會另一種技術或職業的速度快慢;⑤地理狀況的差異。

(4)季節性失業是指由于季節變化而導致的定期性的勞動者就業崗位的喪失。原因:(1)一些部門或行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隨季節的變化而波動,如農業、旅游 業、建筑業、航運業等;(2)一些行業會隨季節的不同而遇到購買的高峰和低谷,如服裝業、制鞋業、汽車業等,從而影響作為謀生需求的勞動力需求,造成季節 性失業。

(5)經濟活動的膨脹和收縮被稱為經濟周期,而與經濟周期相聯系的失業即為周期性失業。所謂周期性失業,是指由于經濟周期或經濟波動引起勞動力市場供求失衡所造成的失業。產生周期性失業的基本原因是總量需求不足。

以上就是關于初級經濟師培訓費用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