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網課學校,環球網校經濟師網絡課程,在線視頻學習。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及母題:貨幣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具體內容如下: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1.含義: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根據法律規定,商業銀行等將其吸收的存款和發行的票據存放在中央銀行的最低比率。通常以不兌現貨幣形式存放在中央銀行。
2.效用:體現在它對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對貨幣乘數的調節。若中央銀行采取緊縮政策,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貨幣乘數減少,限制了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最終起到收縮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效果。
3.缺陷
(1)央行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以變動其在央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從反方向抵銷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作用。
(2)對貨幣乘數的影響很大,作用力度很強,往往被當作是一劑 猛藥。
(3)成效較慢、時滯較長: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影響要通過商業銀行的輾轉存貸逐級遞推而實現。因此,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往往是作為貨幣政策的一種自動穩定機制,而不將其當作適時調整的經常性政策工具來使用。
再貼現
1.含義:是指商業銀行持客戶貼現的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請求貼現,以取得中央銀行的信用支持。
2.再貼現政策的基本內容:是中央銀行根據政策需要調整再貼現率。當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時,商業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上升, 基礎貨幣得到收縮。
3.優缺點: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比較,再貼現工具的彈性相對較大,作用力度相對要緩和一些。由于商業銀行還有出售證券、發行存單等融資方式,所以再貼現政策的主動權操縱在商業銀行手中,該政策是否能夠獲得預期效果,還取決于商業銀行是否采取主動配合態度。
公開市場操作
1.含義:中央銀行在證券市場上公開買賣國債、發行票據的活動即為公開市場操作。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的證券交易活動對象主要是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
2.公開市場操作目的:在于調控基礎貨幣,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利率。
3.優缺點
(1)優點: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相比較,公開市場操作更具有彈性、更具優越性。
1)影響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直接影響貨幣供應量。
2)中央銀行能夠隨時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進行經常性、連續性的操作。
3)中央銀行可以主動出擊。
4)操作規模方向可以靈活安排,所以中央銀行有可能用其對貨幣供應量進行微調。
(2)局限性
1)金融市場不僅必須具備全國性,而且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2)必須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配合,例如沒有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配合,公開市場操作就無法發揮作用。
【多選題】
關于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的說法,正確的有( )。
A.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擴大了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
B.商業銀行掌握著再貼現政策的主動權
C.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作用力度強
D.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能迅速影響貨幣供應量 E.中央銀行運用公開市場業務直接影響貨幣供應量
【答案】BCE
【解析】通過本題掌握各種一般性貨幣政策的有關內容。
以上就是個關于經濟師網課學校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分享更多經濟師培訓相關內容。
快速了解經濟師考試后,測試備考基礎,專業老師組卷,測出水平,高效備考!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