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寒假輔導
發布于:2022-04-11 18:44:50高中語文寒假輔導,網上補課,一遍聽不懂你還可以翻回去聽兩三遍。
劉墉對一雙兒女的別樣教育
“強權”只是手段,孩子不是用規則就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但思考與行事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以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在他們的人生中發生作用。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的習慣。
——劉墉
——劉墉對一雙兒女的別樣教育
1、亦正亦邪,中國強權式教育塑造孩子堅強自信的性格
劉軒五歲的時候,劉墉應邀赴美推展中華文化,經常往返于美國和臺灣兩地,和妻兒聚少離多。直到兩年后,劉墉被聘為紐約圣若望大學的專任駐校藝術家,一家人定居美國,才結束兩地分居的日子。劉墉這時發現,被自己冷落的兒子在陌生的環境里顯得內向而懦弱,加上語言不通,沒有朋友,幾乎變得自閉。劉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用傳統的中國強權式教育改造“兒子”。
首先,劉墉給兒子制訂了嚴格的生活制度:嚴格作息,不準偷懶;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僅要自己洗衣服,如果父母不在家,還要自己做飯。劉軒在母親身邊嬌生慣養,突然被父親強權管制,自然很不習慣,但劉墉并不因兒子的淚水而軟化,堅決將強權式教育進行到底。
劉墉又發現劉軒特別懼怕一些小蟲子、小蝴蝶,他認為這是對動物不了解造成的,就經常帶劉軒到野外玩,利用大自然培養他勇敢、開朗的性格。給他講解有關動物的常識,告訴他哪些動物是不傷人的,哪些是有害的。為了讓兒子擺脫懦弱膽小的性格,劉墉不惜下了一劑猛藥,他甚至親自為兒子捉蝗蟲燒著吃。漸漸地,劉軒不再畏懼小昆蟲,竟和爸爸一起捉蝗蟲燒著吃了。
回家后,劉墉讓劉軒把這些經歷寫進作文里。因為有了親身體驗,劉軒的作文變得妙趣橫生,得到老師的好評,漸漸地,劉軒變得自信起了。
因為依賴性強,也由于語言不通,剛到美國,劉軒很怕和同學打交道,整天郁郁寡歡。劉墉看在眼里,就經常帶劉軒去看電影,這也是劉軒最打憷的事。因為在路上,劉墉總愛讓劉軒問警察、路人、賣爆米花的“現在幾點了?”每當聽到爸爸的“吩咐”,劉軒就特別緊張,舌頭直打結。他怎么也不明白,“爸爸為什么總是忘帶表?是不是故意為難我,折騰我,捉弄我?”劉墉笑笑說:“我是要訓練你放得開。如果口都開不了,怎么與人打交道,怎么能成功?”兒子恍然大悟,此后,逐步養成“融入社會”的習慣。
劉軒“討厭”爸爸的另一件事是,從小時起,劉墉就常常和劉軒玩比丟飛盤、投球、三級跳遠等男孩子玩的游戲。每次劉墉都當仁不讓,而劉軒則十有###都輸。劉軒輸了之后,劉墉不許他生氣、撒嬌、哭喊,不僅如此,還要立正向爸爸敬禮,高聲大喊:“您是真功夫!”一開始劉軒不了解爸爸的醉翁之意,后才明白,爸爸是在教育自己遇到困難時不要氣餒,要有永不服輸的精神。在劉墉的引導下,劉軒很快就融入學校集體生活中,和同學打成了一片。
劉墉的強權是“專制”的,卻并非不講道理,毫無章法。有一次,劉墉監督兒子彈琴,感覺他彈錯了個音,要他改過,不想兒子堅持說自己沒錯。劉墉一生氣,就拍了劉軒的頭一下,責罵道:“你小子彈錯了,還狡辯,真是錯上加錯?!眲④幙蘖???傻诙?,劉墉發現錯的原是兒子的琴譜,他趕緊放下父親的架子,掏了五元錢賠償兒子,明確強調這是精神補償費。劉軒也不記仇,還找了兩元給父親,說:“爸爸,你打得不夠痛,應該物有所值?!备缸觽z一起笑了。劉墉很受感動,并為兒子的真誠和善良感到高興。
以上就是關于高中語文寒假輔導的詳細介紹,更多與高中輔導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