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網上視頻

發表于:2022-01-03 10:45:08 分類:注冊會計師培訓

cpa網上視頻,建議到正保會計網校報班學習注會。

注會 審計 輔導講義:第八章(6)

三、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計劃審計工作(審計計劃階段)

從性質、數量方面考慮確定重要性初步判斷數(報表層重要性水平特定交易類別、賬戶余額和披露)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實施階段對計劃階段重要性水平的調整

評價審計過程識別的錯報累積識別出的錯報

錯報的溝通和更正

評價未更正錯報的影響

(一)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應考慮的因素(p159)

注冊會計師在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需要考慮以下主要因素:

(1)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

(2)審計的目標,包括特定報告要求;

(3)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性質及其相互關系;

(4)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

(二)從性質方面考慮重要性(p159-160)

1.對財務報表使用者需求的感知。他們對財務報表的哪一方面最感興趣。

2.獲利能力趨勢。

3.因沒有遵守貸款契約、合同約定、法規條款和法定的或常規的報告要求而產生錯報的影響。

4.計算管理層報酬(獎金等)的依據。

5.由于錯誤或舞弊而使一些賬戶項目對損失的敏感性。

6.重大或有負債。

9.可能的違法行為、違約和利益沖突。

(三)從數量方面考慮重要性(P160)

1. 評估方法

注冊會計師通常先選擇一個恰當的基準,再選用適當的百分比乘以該基準,從而得出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2.在選擇基準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1)財務報表要素(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

(2)是否存在特定會計主體的財務報表使用者特別關注的項目;

(3)被審計單位的性質、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以及所處行業和經濟環境;

(4)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結構和融資方式(例如,如果被審計單位僅通過債務而非權益進行融資,財務報表使用者可能更關注資產及資產的索償權,而非被審計單位的收益);

(5)基準的相對波動性。

對于以營利為目的的實體,通常以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作為基準。如果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不穩定,選用其他基準可能更加合適,如毛利或營業收入。

3.適當的百分比

注冊會計師通常運用職業判斷合理選擇百分比,據以確定重要性水平。例如:

(1)以營利為目的的制造行業實體,可能認為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的5%是適當的;(2)對非營利組織,注冊會計師可能認為總收入或費用總額的l%是適當的。

【注意】不需要考慮與具體項目計量相關的固有不確定性

以上就是關于cpa網上視頻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注冊會計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