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高志謙會計課程,高志謙老師在正保會計網校講課,中華cpa網課很多人推薦。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輔導:第九章第一節
第一節 風險概覽
一、風險的定義【了解】
到目前為止對于風險之定義,國內外學術界眾說紛紜,尚未發展出一個簡易明了、大家一致認同的說詞。經濟學家、行為科學家、風險理論學家、統計學家以及精算師,均有自己的風險觀念。在理論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三種:第一種觀點是把風險視為機會,認為風險越大可能獲得的回報就越大,相應可能遭受的損失也就越大;第二種觀點把風險視為危機,認為風險是消極的事件,可能產生損失,這常常是大多數企業所理解的風險;第三種觀點介于兩者之間,也更為學術,認為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在實務中,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風險進行理解。一般來說,風險的定義主要可分為以下兩種:
(一)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這是一種主觀的看法,著重于個人及心理狀況。由于對未來事情的發生難以預測,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常會遭遇到許多的不確定性,令企業經營者產生恐懼、憂慮,使得企業經營的績效減低。相反地,不確定性并非全是風險,亦有充滿希望的一面,為企業經營者帶來希望、光明、邁向成功,獲得盈利。因此,從主觀觀點而言,風險是指在一定情況下的不確定性,此不確定性意指:(1)發生與否不確定;(2)發生的時間不確定;(3)發生的狀況不確定;(4)發生的后果嚴重性程度不確定。
(二)事件遭受損失的機會
這是一種客觀的看法,著重于整體及數量的狀況。該觀點認為風險是指在企業經營的各種活動中發生損失的可能性,亦即企業在某一特定期間內的經營活動,例如某企業一年中遭受損失的概率介于0與1之間。若概率為0,即表示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不會遭受損失;若概率為1,則該企業的經營活動必定會發生損失;若該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發生火災損失的概率為0.5,亦表示該企業遭受火災損失的風險可能在未來的兩年中發生一次。因此,企業經營活動損失的概率越大,風險也越大。
典型例題:
[多選題]從主觀觀點而言,風險是指在一定情況下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此不確定性指( )。
A.發生與否不確定
B.發生的時間不確定
C.發生的狀況不確定
D.發生的后果嚴重性不確定
【答案】ABCD
【解析】四個答案都是指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二、風險的特性【了解】
風險具有客觀性、普遍性、損失性和可變性四種特性。
(一)風險具有客觀性
風險是不以企業意志為轉移,獨立于企業意志之外的客觀存在。企業只能采取風險管理辦法降低風險發生的頻率和損失幅度,而不能徹底消除風險。
(二)風險具有普遍性
在現代社會,個體或企業面臨著各式各樣的風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還會不斷產生新的風險,且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也愈來愈大。例如,核能技術的運用產生了核子輻射、核子污染的風險;航空技術的運用產生了巨大損失的風險。
(三)風險具有損失性
只要風險存在,就一定有發生損失的可能。如果風險發生之后不會有損失,那么就沒必要研究風險了。風險的存在,不僅會造成人員傷亡,而且會造成生產力的破壞、社會財富的損失和經濟價值的減少,因此才使得個體或企業尋求應對風險的方法。
(四)風險具有可變性
風險的可變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風險具有可轉化的特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聯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而任何事物都處于變動與變化之中,這些變化必然會引起風險的變化。例如科學發明和文明進步,都可能使風險因素發生變動。
典型例題:
[單選題]人們只能在一定范圍內改變風險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減少損失程度,不能也不可能徹底消滅全部風險,是因為風險具有 ( )。
A破壞性
B可變性
C偶然性
D客觀性
【答案】D
【解析】風險具有以下四種特性,分別是客觀性、普遍性、損失性和可變性。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以上就是關于注會高志謙會計課程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注冊會計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包含6大超值課程+4大超值題庫+6大超值服務+24小時不限次答疑!
免費試聽- 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輔導01-03
- 注會經濟法沖刺班01-03
- 注會綜合階段培訓班01-03
- 注會網上補習班01-03
- 注會考試培訓課程01-03
- 注會預習班什么意思01-02
- 宿州市有沒有cpa培訓01-02
- 安慶有沒有注會培訓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