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注會培訓機構,注會建議報網課學習。
注冊會計師《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第二章核心能力的評價
核心能力的評價
1、評價的基礎與方法(提供核心能力的評價)
在SWOT分折中,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優越可以被稱為優勢,但是如果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也很優越,那么即使這對于顧客而言是有價值的,但這種優勢也沒有戰略價值。
因而,只有當企業的核心能力不僅僅是企業的優勢(即產品或服務的質量超越大多數的競爭對手),而且這種能力很難被模仿時,這種優勢對于企業來講才具有戰略價值。然而,企業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強于競爭對手?
以下是可以用來比較的幾種方法:
①企業的自我評價。
②產業內部比較。
③基準分析。
④成本驅動力和作業成本法。
⑤收集競爭對手的信息。
2、基準分析概論與實踐
基準分析被定義為分析同產業內一流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一個連續系統的過程,其目的是發現競爭對手的優點和不足,針對其優點,取長補短,根據其不足,選擇突破口,從而幫助企業從競爭對手的行動中獲得思路和經驗,沖出競爭者的包圍,超越競爭對手。
①基準對象
一般來說,可以衡量業績的活動都可以成為基準對象。然而,把企業的每一項活動都作為基準對象是不切實際的,企業可以主要關注以下幾個領域:占用較多資金的活動;能顯著改善與顧客關系的活動;能最終影響企業結果的活動;等等。
②基準類型
基準對象的不同決定了不同的基準類型,基準類型主要包括內部基準、競爭性基準、過程或活動基準、一般基準、顧客基準五種類型。
內部基準。即企業內部之間互為基準進行學習與比較。由于企業內部存在著不同地理區域的部門,它們之間有著不同的歷史和文化、不同的業務類型以及管理層與職員之間不同程度的融洽關系,因此可互為基準進行比較。
競爭性基準。即直接以競爭對手為基準進行比較。企業需要收集關于競爭對手的產品、過程以及業務業績方面的具體信息,與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比較。由于有些在商業上比較敏感的信息不容易獲取,因而有時還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幫助。
過程或活動基準。即以具有類似核心經營的企業為基準進行比較,但是二者之間的產品和服務不存在直接競爭的關系。這類基準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企業做得最突出的方面,例如,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產品工藝、存貨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
以上就是關于重慶注會培訓機構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注冊會計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包含6大超值課程+4大超值題庫+6大超值服務+24小時不限次答疑!
免費試聽- 哈爾濱注會培訓01-03
- 葉青注會稅法基礎班01-03
- cpa南通培訓01-03
- 考注冊會計師哪些輔導班好01-02
- 南充有沒有注冊會計師培訓01-02
- 注會上什么培訓班好01-02
- cpa戰略聽誰的課件好01-02
- 焦作有沒有注會培訓班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