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網
發布于:2021-06-04 11:49:32初三化學網,簡單網初中補習課程教學不錯。
初三化學常用化學式?初三化學常用化學式
1、單質:H2氫氣O2氧氣N2氮氣C碳P磷S硫Fe鐵Cu銅Hg汞2、化合物
(1)氧化物:H2O水CO2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
P2O5五氧化二磷Fe2O3氧化鐵Fe3O4四氧化三鐵CaO氧化鈣MgO氧化鎂
CuO氧化銅ZnO氧化鋅FeO氧化亞鐵MnO2二氧化錳Na2O氧化鈉(2)酸:HCl鹽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CO3碳酸H2SO3亞硫酸(3)堿: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Ca【OH】2氫氧化鈣Ba【OH】2氫氧化鋇Cu【OH】2氫氧化銅Fe【OH】3氫氧化鐵Fe【OH】2氫氧化亞鐵Al【OH】3氫氧化鋁Mg【OH】2氫氧化鎂(4)鹽:NaCl氯化鈉Na2CO3碳酸鈉ZnCl2氯化鋅CaCl2氯化鈣KCl氯化鉀Na2SO4硫酸鈉
CuSO4硫酸銅AgCl氯化銀FeCl3氯化鐵FeCl2氯化亞鐵AlCl3氯化鋁FeSO4硫酸亞鐵
Fe2【SO4】3硫酸鐵ZnSO4硫酸鋅CaCO3碳酸鈣BaCl2氯化鋇BaSO4硫酸鋇KClO3氯酸鉀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KNO3硝酸鉀Cu【NO3】2硝酸銅Hg【NO3】2硝酸汞NH4Cl氯化銨NH4NO3
硝酸銨【NH4】2SO4硫酸銨NH4HCO3碳酸氫銨NaHCO3碳酸氫鈉Cu2【OH】2CO3堿式碳酸銅(5)有機物:CH4甲烷C2H5OH乙醇(酒精)CH3OH甲醇CH3COOH乙酸(醋酸)CO【NH2】2尿素,葡萄糖:C6H12O6淀粉:【C6H10O5】n
初三化學必需的記憶性知識
一、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HgO、紅磷▲硫:淡黃色▲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2溶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為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鹽和堿):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堿:藍色↓:Cu【OH】2紅褐色↓:Fe【OH】3白色↓:其余不溶性堿為白色。
二、常見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化學式
名稱
俗稱
化學式
名稱
俗稱
Hg
汞
水銀
CaO
氧化鈣
生石灰
CO2
二氧化碳
氣態:碳酸氣
固態:干冰
Ca(OH)2
氫氧化鈣
熟石灰、消石灰
NaOH
氫氧化鈉
苛性鈉、火堿、燒堿
CaCO3
碳酸鈣
石灰石、大理石
Na2CO3
碳酸鈉
純堿、蘇打
CuSO4?5H2O
硫酸銅晶體
膽礬、藍礬
NaHCO3
碳酸氫鈉、
酸式碳酸鈉
小蘇打
NaCl
氯化鈉
食鹽
C2H5OH
乙醇
酒精
CH3COOH
乙酸
醋酸
HCl
氫氯酸
鹽酸
H2O2
過氧化氫
雙氧水
Cu2【OH】2CO3
堿式碳酸銅
銅綠、孔雀石
H2O
氧化氫
水
CH4
甲烷
沼氣、坑氣
Fe2O3
氧化鐵
鐵紅
CO
一氧化碳
煤氣
KAl【SO4】2.12H2O
硫酸鋁鉀晶體
明礬
三、物質的溶解性:
1、氣體:溶的:CO2、HCl、SO2、NH3等。
不溶(或不易溶):O2、H2、CH4、CO、N2等。
2、金屬氧化物:除CaO、Na2O、K2O、BaO溶外,大多數不溶
3、酸:大多數溶
4、堿:除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溶外,其他堿不溶于水
5、鹽: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鹽都溶于水,含Cl-的鹽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鹽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的鹽只有含K+、Na+、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6、沉淀物中只有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見的沉淀:Mg【OH】2、Al【OH】3CaCO3BaCO3、Ag2CO3等都溶于酸。在推斷題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講沉淀不溶解,則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若講沉淀全部溶解,則沉淀中一定沒有AgCl或BaSO4;若講沉淀部分溶解,則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中的一種,且還有另一種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四、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性質歸類:
(一)、初中化學中有毒的物質1、有毒的固體:亞硝酸鈉(NaNO2),乙酸鉛等;2、有毒的液體:汞,硫酸銅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3、有毒的氣體: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二)、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量改變的1、質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2、質量減少的(1)、由于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減少或變質的東西應密封保存
*凡在空氣中易吸水的物質,可作干燥劑,常用的有NaOH、濃H2SO4、CaO、無水CaCl2。無水CuSO4檢測液體是否含H2O。
3、金屬+酸→鹽+H2↑中:
①等質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Mg>Fe>Zn
②等質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
③等質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
④在金屬+酸→鹽+H2↑反應后,溶液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4、金屬+鹽溶液→新金屬+新鹽中:
①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后溶液的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②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后溶液的質量變輕,金屬變重。
(三)、物質放入水中的熱效應:
1、放入水中放熱的有:氧化鈣、氫氧化鈉固體、濃硫酸
2、放入水中吸熱的有:銨鹽、干冰
(四)、其它
1.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有:C、H2、CO。
2.具有氧化性的物質有:O2、CO2、濃硫酸、硝酸。
3.具有可燃性的物質有:C、H2、CO、CH4、C2H5OH、CH3OH。
4.具有吸水性的物質有:固體NaOH、CaO、堿石灰、固體CaCl2、固體MgCl2、無水CuSO4、濃硫酸,因此它們都能作干燥劑。但不能與被干燥的物質反應。
5.具有揮發性的物質有:鹽酸、硝酸、乙醇(酒精)、醋酸、濃氨水。
6.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物質有:AgCl、BaSO4。
五、理論中的記憶性知識:
1、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二價鈣鎂鋇與鋅,三價金屬元素鋁;一五七變價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銅,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特別。(正價)
*任何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2、常見原子團的化合價:
SO42-、CO32-、NO3-、OH-、ClO3-、PO43-、NH4+
3、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4、實驗中的規律:
①凡用固體加熱制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②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口都應略向下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氣體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④凡是制氣體實驗時,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應露出橡皮塞1-2ml,鐵夾應夾在距管口1/3處。
⑤凡是用長頸漏斗制氣體實驗時,長頸漏斗的末端管口應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點燃可燃性氣體時,一定先要檢驗它的純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氣體做實驗時,最后一定要處理尾氣。
⑧凡是使用還原性氣體還原金屬氧化物時,一定是“一通、二點、三滅、四?!?/p>
5、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口訣:
固體需匙或紙槽,一送二豎三彈彈;塊固還是鑷子好,一橫二放三慢豎。
液體應盛細口瓶,手貼標簽再傾倒。讀數要與切面平,仰視偏低俯視高。
滴管滴加捏膠頭,垂直懸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亂放,用完清洗莫忘記。
托盤天平須放平,游碼旋螺針對中;左放物來右放碼,鑷子夾大后夾??;
試紙測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測最好。試紙測氣先濕潤,粘在棒上向氣靠。
酒燈加熱用外焰,三分之二為界限。硫酸入水攪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濺。
實驗先查氣密性,隔網加熱杯和瓶。排水集氣完畢后,先撤導管后移燈。
6、初中化學溶液的酸堿度和酸堿性:
PH:
PH越大堿性越強,PH越小酸性越強,PH=7中性。
①顯酸性的溶液PH《7:酸溶液和CO2、SO2、SO3、HCl等水溶液②顯堿性的溶液PH》7:堿溶液和CaO、Na2O、K2O、BaO、NH3等水溶液及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③顯中性的溶液PH=7: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7.有沉淀生成的反應有:
①Ba2++SO42-=BaSO4↓②Ag++Cl-=AgCl↓
③除K+、Na+外的金屬離子+CO3-=難溶性碳酸鹽↓
④除K+、Na+、Ca+、Ba+外的金屬離子+OH-=難溶
初三化學最后沖刺怎么復習?我就是一名初中化學老師,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沖刺階段需要進行橫向復習
在平時的復習中,我們一般都是縱向復習【按單元復習】,而在沖刺階段,我們需要打破單元的概念,按照知識結構來復習。因為中考考的是綜合能力,不是單獨的知識點。我個人建議通過以下4大模塊進行全面復習。
模塊一《基本理論和概念》
在這個模塊中,我們可以用一張《物質分類表》把初中化學的所有概念納入其中,讓自己對概念部分進一步加深。然后,通過一個《八點圖》把下冊的酸堿鹽和上冊的單質,氧化物聯系起來。第一步先弄清楚這兩個東西,打好堅固的知識基礎。
模塊二《身邊的物質》
接下來,我們可以把初中化學所有重要的物質通過橫線【互相反應】和箭頭(衍生關系)連成一個網?!咎崾疽幌?這里要以酸為中心開始畫網】弄清楚這個以后我們對于誰能和誰反應就胸有成竹了。
模塊三《實驗探究》
再下來,我們就要進入實驗探究模塊,這個模塊主要弄明白探究題的考法和難點在哪,知識體系都在我們的前面兩個模塊。
模塊四《化學計算》
最后,可以把初中化學的計算類型做一個總結,其實到這個模塊你的化學知識已經足夠中考用了,做這個只是錦上添花。需要注意的是,現在中考的壓卷計算并不難,難的是選擇題中的那道計算題,如果你想考出滿分的成績這個小計算需要下點功夫。
總結:沖刺階段一定要打破單元的概念,用知識點的結構來進行橫向復習。這四個模塊要按照順序進行復習,最后如果你想考成滿分的成績,需要注意《化學與生活》這部分的內容【最容易被忽視,但這是中考熱點】。最后,祝你復習順利,中考順利!
如果還有疑問,可以直接聯系我。
初三化學酸和堿這一部分內容,如何學習?初三化學酸和堿這一部分內容,如何學習?
我建議把酸堿與鹽放一起學,因為酸和堿與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具體學習方法如下:
一、找準酸堿鹽的“家”,即酸堿鹽在物質的分類中的位置,由于酸堿鹽除了它們之間能發生復雜的反應之外,還與其它類別的物質發生反應,所以也要對其它物質類別了如指掌,要掌握之間屬于包含關系還是并列關系等。
二、理解酸堿鹽的定義,能熟練判斷出酸堿鹽的類別,同時從本質上理解酸堿鹽這三類物質構成,這對后面的三類物質通性的學習起支撐作用。
三、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溶解性表。由于酸堿鹽的有關反應與它們的溶解性有關,如堿的四條通性中,有三條就是可溶性堿才具有。鹽與金屬反應及鹽與鹽反應需要鹽必須可用才能實現,另外學習溶解性表時,還要弄清沉淀的顏色及沉淀的特證,某些溶液的顏色等,這將決定你對它們之間反應的實驗現象的描述是否科學準確。
四、理解復分解反應的本質,因為酸鹽之間的反應多為復分解反應。
五、構建酸堿鹽知識網絡,在學習完酸堿鹽的基本知識點后,及時構建它們之間的知識網絡,使知識進一步理解并達到融會貫通。
六、理清溶液酸堿性和酸堿度區別,并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在完成以上六大塊知識點的同時,必須同步進行習題訓練,只有通過習題訓練才能達到鞏固和內化。
以上就是關于初三化學網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繼續分享與初中輔導相關的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