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業務核算會計分錄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采購業務成千上萬,形式各有不同,但在會計處理上,其實都可以概括成三種核算方式。

1.單、貨同到 (內外處理相同,指規范性內帳)

【說明】(下同):單----指發票

貨----指入庫單

借:原材料\固定資產\周轉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2.單到、貨未到 (內外處理相同)

借:在途物資-----XX供應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

待后續實際收到貨物入庫后

借:原材料等

  貸:在途物資----XX供應商

3.貨到、單未到

由于沒有發票無法確定金額,所以只能暫估入庫。當然,沒票,就不存在進項稅的核算。

借:原材料等---暫估價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

【注意】暫估入庫業務,后續處理有二種方法:

(1)理論做法:下個月月初就沖銷上述暫估分錄,待以后實際入庫時,再按“單貨同到”處理。

(2)實務中下月初不處理,直到貨物實際入庫時,才先沖銷,再按單貨同到入賬。

(3)對于到票才沖銷的,如果發票與暫估價格不一樣,而材料已領用,是否需要調整成本?

一般不調賬,因為在一定的時間尺度內,并不影響所得稅,如果調賬,難免會有雞生蛋蛋生雞的煩惱。

【提示】暫估價不是隨意亂估的。一般是有合同的按合同價,沒有合同的按前期同類價。

4.特例:采購之初就確定沒有發票的

跟費用不同,費用或許會需要入賬,但材料絕對一般不應該計入外帳,只能計入內帳。不然匯繳忘了納稅調增,就會很麻煩。當然,如果沒有入賬,領用又不用心,就極可能導致材料明細賬出現負數,就丟丑啦!

也有例外,就是商貿企業,在金稅三期下,無票購進如果沒有入賬,進銷存勾稽不上就會報警,一般會被硬性劃定為虛開!所以,無票購進如果必須入賬,記得匯繳納稅調增就行了。

5.介紹一種實務常用方法

實務中常常無論是否在采購時即付款,都先通過“應付賬款”進行歸集,之后再核算實際支付情況。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