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資產匯兌差額計入什么科目里面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導讀:在會計學中,匯兌差額是十分常見的概念。它關系著企業甚至個人的經濟利益。那么外幣資產匯兌差額應該計入什么科目呢?相應的會計處理怎么做呢?

外幣資產匯兌差額計入什么科目?

對于外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言,若為可供出售貨幣性項目(債券投資),產生的匯兌損益應計入財務費用;若為可供出售權益工具(股權投資),產生的匯兌損益應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

新版會計準則可出售金資產的匯兌差額應該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是舊版會計準則的處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新版會計準則處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相關知識:

匯兌差額指的是對同樣數量的外幣金額采用不同的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所產生的差額。例如,資產負債表日或結算日,以不同于交易日即期匯率或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的匯率折算同一外幣金額產生的差額即為匯兌差額。

匯兌差額分類

企業經營期間正常發生的匯兌損益,根據產生的業務,一般,可劃分為四種:

1、在發生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業務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交易外幣匯兌損益";

2、在發生外幣與記賬本位幣,或一種外幣與另一種外幣進行兌換時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兌換外幣匯兌損益";

3、在現行匯率制下,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性債權、債務和外幣性貨幣資金賬戶,按期末社會公認的匯率進行調整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4、會計期末為了合并會計報表或為了重新修正會計記錄和重編會計報表,而把外幣計量單位的金額轉化為記賬本位幣計量單位的金額,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 "換算外幣匯兌損益"。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