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助賬務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許多優秀的、新興的產業需要資金支持,有時候政府會給予補助。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哪些?如何進行賬務處理?下面一起來看。

(一)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方法

關于政府補助的賬務處理有資本法與收益法兩種。

1、 資本法。它是將政府補貼直接貸記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增加企業的資本公積。

2、 收益法。它是指將政府補助直接計入利潤表中補助收入,增加企業收入。

(二)賬務處理

1、 《企業會計準則16號——政府補助》第七條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 《企業會計準則16號——政府補助》第八條規定,“凡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1)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2)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3、 需要注意的是:

已確認的政府補助收入需要返還的,應當分別以下情況處理:

(1)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沖減相關遞延收益賬面余額,超出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2)不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于企業已經確認的政府補助需要返還的,且又沒有計入相關“遞延收益”賬戶的,計入當期損益。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