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態法與現行匯率法的區別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時態法與現行匯率法的區別是什么?作為一個財務人員,一定要掌握這兩種方法,時態法與現行匯率法各有各的優點,主要看你在特定情況下的選擇,時態法折算上更加靈活,但是工作量比較大。

  現行匯率法

  現行匯率法是各種折算方法中最為簡便易行的一種方法,也是最早采用的一種方法。它對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項目,都按編表日的期末匯率折算,但業主權益項目按投入資本時的歷史匯率折算,折算差額作為資產負債表的一個單獨項目“折算調整額”,累計列示在所有者權益之下。

  現行匯率法的支持者們認為,現行匯率法具有簡便易行,較易為報表使用者理解的優點,而且折算后的資產負債表各項目仍能保持原外幣報表中各項目之間的比例關系,據此計算出來的多種財務比率,也符合子公司的實際。

  對現行匯率法最主要的指責是此法假設所有的資產、負債項目都暴露在匯率風險之下,且遭受匯率風險的程度相同,這顯然與事實不符。其次,現行匯率法把子公司當作獨立自主經營的海外實體,對子公司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按子公司所在國的效用來計量,因而體現的是實體理論,與編制合并報表時廣泛采用的母公司理論相違背。因此,如果以按現行匯率法折算的子公司報表為基礎編制合并報表,就是兩種不同的觀念的拼湊,其結果沒有任何意義。

  時態法

  時態法是由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研究人員列奧納德。洛倫森于1972年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并于1975年為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第8號財務會計準則所采用。它對貨幣性項目以及以現行成本計價的資產采用期末匯率,其他資產和負債項目按取得時的歷史匯率折算,折算差額直接記入當期合并損益中。

  時態法的理論基礎是,應該在折算后的報表上保留子公司在其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對資產和負債所用的計價方法。主張該法的人認為,外幣報表折算的過程,實際上是將以外幣表述的報表轉換成另一種貨幣單位重新表述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只應改變計量單位,而不應改變其計量基礎。為了保持各資產負債項目的計量基礎,對各項目應分別按其計量所屬日期的匯率進行折算。根據這一原則,以歷史成本計價的項目適用歷史匯率,以現行重置成本和可變現凈值計價的項目適用期末匯率,以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計價的項目適用期末匯率。

  時態法最主要的優點是與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母公司理論相一致。在母公司理論下,母公司的股東關心的是那些能為母公司控制的國外子公司的資源在母公司國內效用的大小,而非在子公司所在國效用的大小,故應以母公司的報告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對子公司的外幣報表項目按其原有的計量屬性進行等額表述,即采用時態法進行外幣報表折算。

  時態法在理論上的上述優點受到許多會計學家的青睞,被認為是為解決外幣報表折算問題提供了正確的方法。但時態法在應用過程中卻遭到了會計實務界的抵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時態法下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使得跨國公司的合并利潤更加多變,從而影響了跨國公司上市股票的價格。對于這一批評,筆者認為,首先,將折算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符合當今流行的“全面總括的收益觀”,在理論上無懈可擊;其次,時態法對跨國公司利潤的負面影響是可以通過充分批露信息而消除。只要在合并損益表上分別列示折算差額和公司當期凈利潤即可。

  以上就是關于時態法與現行匯率法的區別的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時態法與現行匯率法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會計網。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