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主體和法律主體是日常最常見的兩個組織,但是,一些會計初學者不是很清楚哪些是會計主體,哪些又是法律主體。
會計主體和法律主體的區別
1、概念不同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為其服務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是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時采取的立場以及在空間范圍上的界定。會計主體既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若干個企業組織起來的集團公司,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實體。
法律主體是指活躍在法律之中,享有權利、負有義務和承擔責任的人。此處所說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將法人等“人合組織”類推為法律主體。
2、包容性不同
在會計基本假設中,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會計主體大于法律主體。
3、涉及領域不同
會計主體涉及會計核算和會計行為領域,法律主體涉及司法領域。
- 上一篇:什么叫資本運作是怎樣賺到錢的
- 下一篇:其他應付款是什么科目借貸方向
-
一般納稅人計提印花稅的會計分錄
首先,一般納稅人在計提印花稅時需要建立一個專門的“印花稅”科目。在每一期的會計處理中,需要記錄該期的印花稅負債金額。計提金額的計算公式為:計提金額=收款金額×印花稅稅
-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如何做?
首先,企業在進行外幣交易時需要計算匯率差異。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在進行外幣交易時,企業需要將外幣轉換成本國貨幣,或將本國貨幣轉換成外幣。因此,匯率是外幣交易
-
購入成品再賣出去會計分錄
以上就是有關產成品出庫入庫銷售時的一些會計分錄和賬務處理,可能會出現有點類似的還有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會計處理,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做個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以上就是從商品轉
-
企業會計準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3.月末按照工程進度(履約進度)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根據記賬憑證,小企業所需的賬簿有:現金日記帳、銀行日記賬、總賬、三欄式明細賬。按照經濟業務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依次編寫記賬憑,但不要
-
進項稅轉出會計分錄
四、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其價值為零,進項稅額無法抵扣,應作為進項稅額轉出處理,發現非正常損失時:二、用于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轉出處理:一、用于非應稅項目
-
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的會計分錄
我們日常所拿到手的工資,其實公司都已經幫我們代扣代繳了個人所得稅了,那作為公司的財務人員,不僅要隨時關注個稅改革的動向,還要認真做好企業的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具體應該怎么做
-
過節費發放的會計處理怎么做賬(會計分錄)
說明:企業發放過節費,需要并入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一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如果在發放過節費時沒有扣稅的,應在發放工資時一并扣稅。對于“過節費”,實質上就是財企(200
-
股票凈損益的會計分錄是什么意思
凈損益指的是被投資公司的凈利潤或者凈虧損。由于在現實中人們把利潤和虧損一般是一起提的,但在會計中利潤也包含了虧損,因此提出凈利潤和凈虧損的概念。2、凈虧損(netloss)相對
-
存貨盤虧計入什么會計科目(會計分錄)
存貨盤虧是指存貨盤點后,其賬面結存數大于實際結存數的情況,存貨盤虧應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原材料等科目。對于購進的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盜、丟失、霉爛變
-
利潤分配屬于哪個會計科目(所有者權益類)
利潤分配屬于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利潤分配科目核算企業利潤的分配(或虧損的彌補)和歷年分配(或彌補)后的余額。年終決算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貸方余額表示歷年累積存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