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代賬容易出現什么問題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一、前途無量的會計師

“代賬”將自己帶進監獄

(一)、500元禮金換來500元的“業務”

小晴大專畢業后一邊打工,一邊參加自學考試,取得大學本科學歷,隨后又考取了會計師資格證書,結合專業特長發起設立了徐州某會計咨詢有限公司自主創業,帶領一班年輕人開展業務。先后為20多家公司提供專業財會代賬業務,在行業內也有不錯的口碑。

2018年初,一次朋友的宴會上,小晴認識了賈某。賈某稱自己的公司經營鋼鐵生意,但缺乏專業的財務工作人員,無法辦理抵扣稅款,想委托小晴代賬,并開具有關增值稅專用發票,小晴當場沒有作出回應。5月份,小晴婚禮上,賈某大方地送上500元禮金。見賈某很誠心,小晴便同意了以每月500元的費用為賈某代賬。

(二)、“代賬”實為虛開增值稅發票,會計師坐地起價(知法犯法)

小晴為賈某公司代賬后,賈某經常向小晴手機、微信發送代賬信息,由小晴開票。一切工作似乎都在正常進行,可誰承想,罪惡的影子慢慢延展開來。

大概半年后,因賈某經常不提供開票所依據的銷售合同、資金結算等憑證材料,小晴逐漸產生了懷疑。年底,小晴向賈某當面了解情況,并稱自己的公司因此面臨嚴重風險。賈某見瞞不住,便如實說自己通過“空殼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掙點差價的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小晴想到,這代賬的真相,是不是就能以此牽制住賈某,從而獲取更多的費用呢?于是,小晴告訴賈某,如果再代賬就務必增加費用。為求隱藏犯罪事實,賈某只得將代賬費用增加至每月2000元。此外,小晴還要求賈某專門租賃辦公室、購置手機接收開票信息,以免引人注意。對于小晴的交待,賈某都一一照辦。

(三)、“空殼公司”東窗事發,身陷囹圄方醒悟

2019年底,賈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案案發,小晴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后經稅務稽查部門、公安機關偵查確認,賈某名下的六家“空殼公司”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行為,一共造成國家稅款損失670余萬元。

小晴在明知為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后,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已實際被抵扣稅款230余萬元。

2020年4月,賈某被泉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有期徒刑11年,并處沒收財產。小晴系從犯,并具有自首、從犯等從輕處罰情節,被法院一審判決有期徒刑2年6個月,并處罰金8萬元。這是徐州市辦理的首例追究代賬人員刑事責任的案件。

看完以上這個案例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某網友說:財會人員,明知虛開還要以謀取利益為由為賈某代賬虛開,造成了虛開事實并且有主觀意識的行為,應認定為犯罪。

@某網友說:代理記帳,500元的代理服務費本來就很難支撐企業的業務開支。低價惡性競爭造成自己發現錯誤了也不愿意去改正,現在的會計人工成本這么高,她是倒貼工資為他人代帳呀?

@某網友說:每月500?代理記賬這么便宜?

二、官方提醒

財會代賬等專業人員除了努力工作外,還應強化三大意識,才能行穩致遠:

1是法治意識。小晴的教訓告訴我們,專業人員工作務必要堅守法律底線,敬畏法律,按照法律規定從業經營,在大前提正確的情況下,才有自己長期努力、持久發展的空間,“得其大其可以兼其小”,否則小晴的教訓就是示例。

2是責任意識。權利與責任相統一早已是法治社會的標志,每個成年、正常人都是要自己的行為承結果擔責任,專業人員的定位,必然對自己行為造成的結果存在明確認識,因此務必要敬畏職業,不能希望、放任危害社會結果的發生而仍然為之,千萬不能心存僥幸。

3是主體意識。專業人員歷經千辛萬苦、千考萬考,再經歷多年的實踐磨礪,也有了現在的自己事業、資源,其中辛苦,自己體會最為深刻,務必要加倍珍惜。一旦為了一點經濟利益而被追責,身陷囹圄,家庭受影響,資格被吊銷,從業受限制,到時追悔莫及又有何益?

三、今天起這樣開發票=嚴查

這些行為將被認定為虛開:

(一)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二)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三)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國務院令〔2010〕第587號)第二十二條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并加蓋發票專用章。

這些發票將被列為虛開發票:

(1)沒有貨物購銷或者沒有提供或接受應稅勞務而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2)有貨物購銷或者提供或接受了應稅勞務但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數量或者金額不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3)進行了實際經營活動,但讓他人為自己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虛開發票的18個跡象:

1、開票時經常換單位名字,多為商貿企業;

2、發票開具后大量作廢等;

3、公司的稅務大部分發票頂額開具,發票開具金額滿額度高于90%;

4、登記信息雷同,企業法人、財務人員、辦稅人員多為同一人;

5、商貿公司購進與銷售貨物名稱嚴重背離的;

6、發票連續多次增量增版;

7、存在大量紅字普通發票、隨意開具紅字發票來沖減以往年度的藍字發票;

8、資金或存貨周轉次數平均每月超過5次;

9、一定時間內開具增值稅發票金額突增;

10、成立時間短,成立時間多在半年以內,但營業規模迅速擴大;

11、登記地址多為住宅小區某樓層某室,明顯不適合對外經營;

12、法人戶籍非本地、法人設立異常集中:

13、生產能耗如電費情況與銷售情況嚴重不符的;

14、公司多為認繳制或者實收資本多為較低金額;

15、多戶企業登記法人為同一人,且稅務登記信息中所留的手機號碼也為同一個手機號;

16、連續同時辦理稅務登記或一般納稅人認定的多家企業;

17、公司所屬行業屬于虛開高危行業,稅務局建立了2個庫(高風險行業庫、注冊地址風險庫)

18、法人、財務負責人曾擔任非正常戶的負責人或財務負責人、且法人與財務負責人交叉擔保

四、今天起這樣發工資=違法

(一)現金方式發放工資。

以現金方式發放工-資,而不使用銀行代發

(二)故意混淆勞務和工資申報。

很多勞務派遣公司、建筑企業等,將勞務工、臨時工、第三方員工,按照工資薪金申報。

注意:社保移交稅局征收,建筑工人實名制后,這類企業薪資合規性尤為重要。

(三)補貼不申報個稅。

公司沒有把發放的節日補貼、交通補貼、通訊補貼、生日禮金合并生成工資進行個稅申報。企業和職工在不避稅的情況下個稅最高可達45%,因此很多企業為了減少經營成本而采用違法發放工資的手法。

(四)虛開發票抵扣。

企業將員工工資分解成基本工資、年終獎、過節費、各類補貼等進行發放,再讓員工每個月找發票來沖抵,以報銷的形式達到工資避稅的目的。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