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資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對于個人所得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前段時間不少人剛剛辦理了個稅年度匯算。根據相關規定,個人所得稅主要適用的稅率是3%-45%的七級累進稅率,起征點是5000。

上班族的個人所得稅,一般是由單位在發放工資時代扣代繳。當然我們的工資收入所得,不是都需要繳納個稅。在計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稅時,工資收入不僅可以減去5000的費用,還能扣除五險一金,以及其他專項扣除。

那么很多朋友好奇,退休人員所獲得的收入還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嗎?職工退休后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

根據稅法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給干部、職工的基本養老金、離休費、退職費、離休生活補助費、安家費免征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退休人員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是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但是退休人員如果在退休后有以下4種常見的收入,那么則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退休后再任職獲得的薪資收入

勞動者退休后又重返職場工作的人不在少數,這類退休人員再任職時與用人單位會簽訂合同和協議,只要退休人員符合再任職的條件,并與單位構成了實質上的任職受雇關系,那么退休再任職的人員就應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2.提前退休獲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

在我國有部分勞動者會因為身體原因,或工作性質等原因辦理提前退休,對于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不屬于個稅免征范圍,所以提前退休獲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然后根據對應的稅率及速算扣除數計算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注意這里的實際年度數按整數計算,不足1年按1年計算。

3、退休后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或獎金

退休后從原任職單位取得補貼、獎金不在退休人員免征個稅的范圍內,所以應在減除費用扣除標準后,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4、退休后領取的年金

有部分勞動者在上班期間會繳納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所繳納的年金在退休后可以一次性提取,也可以跟養老金一樣按月領取。根據稅法相關規定,退休人員退休后領取年金,那么不并入綜合所得,將按照領取的全額單獨計算因納稅稅款。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