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項稅額轉出轉到哪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進項稅額轉出轉到哪了?實際工作中,經常存在納稅人當期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事先并未確定將用于生產或非生產經營,但其進項稅稅額已在當期銷項稅額中進行了抵扣,當已抵扣進項稅稅額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購進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在產品和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時,應將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稅額從當期發生的進項稅稅額中扣除,在會計處理中記入“進項稅額轉出”。

  通俗點說,就是你領用或者購買的這個東西的進項稅不能抵扣,那么不能抵扣的進項稅就要隨著這個東西一起計入資產成本或者費用等。

  增值稅進項稅轉出到哪里去了?

  通俗點,原來做了進項的,根據規定不能抵扣,所以做一個轉出,實際上增加相關的成本,同時增加應交稅金

  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有哪幾種情況?

  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ㄒ唬┴浳镉糜诩w福利和個人消費;

 ?。ǘ┴浳锇l生非正常損失;

 ?。ㄈ┰诋a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四)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

 ?。ㄎ澹┕潭ㄙY產、無形資產發生應進項稅額轉出的情形;

 ?。┤〉貌坏玫挚圻M項稅額的不動產;

 ?。ㄆ撸┵徹浄桨l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

  (八)不動產及不動產在建工程進項稅額轉出。

  進項稅額轉出在沒銷項稅的情況下轉到哪里去了?

  既然是進項稅額轉出,那么一定是發生了:

  (1)納稅人購進的貨物及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或集體福利與個人消費等。這兩種情況已抵扣的進項稅額之所以要轉出,是因為原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不能產生增值稅銷項稅額,已抵扣的進項稅額失去了抵扣的來源。

  所以,是因為貨物在購進時"已經"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而改變用途或發生損失時,則要作進項稅額轉出,只是相當于把以前不應該用于抵扣的進項稅轉回來不抵了,即沖減以前多抵扣的進項稅,此時和有沒有銷項稅無關,只是沖減了進項。

  進項稅額轉出為什么要轉入成本?

  因為是出口退稅不得免抵的部分,當初你購進的原材料是為了出口產品而發生的,一般是抵扣了17%的稅金,但現在你的退稅率如果只有13%的話,那么你的4%的差額部分就要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將你的抵扣稅率調整到與退稅率一樣。

  換種想法,假如你購進貨物是普通發票,那么你的發票金額就要全部進入成本,但有增值稅發票后進入成本只是抵扣稅后的了,如果當初進項稅就不讓你抵扣,你不是也要進入成本嗎?是一個道理的。

  轉出部分就是稅差。

  1、出口稅差是某單位的征收稅率與出口退稅率之間的差額,如:該單位的稅率是17%,退稅率是9%,則稅差是8%。

  2、根據出口貨物征收率與退稅率之間的差額計算出進項稅,該進項稅是不允許抵扣的,需作進項稅額轉出,但這是征對執行免抵退的工業企業來說的,其計算公式: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該部分稅額作進項稅轉出,計入主營業務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出口銷售時的會計憑證

  借:應收帳款(應收外匯)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以上就是關于進項稅額轉出轉到哪了的詳細介紹,更多與進項稅額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會計網,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