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金額界定標準是什么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固定資產金額界定標準是什么,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固定資產金額界定標準是什么?

原《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于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過2年的,也應當作為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

新會計準則中對固定資產的定義為:“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備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 2.使用年限超過1年; 3.單位價值較高。”

《準則》只是強調“單位價值較高”,沒有給出具體的價值判斷標準,并突出固定資產持有的目的和實物形態的特征。因此,可以參考原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價值的規定。

折舊計提需要根據每項固定資產的年限和殘值率分別計算

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是什么?

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1、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平均年限折舊法:

月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值=(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

殘值=原值×殘值率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于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于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固定資產金額和界定標準都在上文給大家整理出來了,并且不管是舊的會計準則上的說明還是新的會計準則上的說明都會整理,在錄入固定資產的時候要進行折舊處理了。那么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固定資產金額界定標準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了,本篇文章的介紹就到此了,如果你還有其他會計內容想要了解,請持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