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利潤額怎么算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實際利潤額怎么算,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問題】

實際利潤額怎么算?

【答案】

實際利潤=收入-成本-費用-稅金-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填報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635號),其中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第四行“利潤總額”修改為“實際利潤額”。填報說明第五條第三項相應修改為:“第四行‘實際利潤額’:填報按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減除以前年度待彌補虧損以及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后的余額。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房地產開發企業本期取得預售收入按規定計算出的預計利潤額計入本行?!?/p>

實際利潤額怎么算相關閱讀

如何理解“應納稅所得額”與“實際利潤額”概念?

在企業所得稅中,“實際利潤額”與“應納稅所得額”是有定義的。

《企業所得稅法》第5條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因此,“應納稅所得額”首先是一個年度概念,主要在企業年度匯算清繳申報時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128條規定,“企業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分月或分季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因此,“實際利潤額”概念主要在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中使用。

此外,根據《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試行)》規定,對定率征收企業,由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稅所得率,由企業根據應稅所得率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據此計算稅額。因此,“應納稅所得額”概念也適用于定率征收企業在預繳與年度納稅申報時使用。

由于上述情況,在相關政策與管理文件中有時表述為“應納稅所得額”,有時表述為“實際利潤額或者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所得稅季報實際利潤額欄怎么填寫?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填報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635號)規定:“第4行‘實際利潤額’:填報按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減除以前年度彌補虧損以及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后的余額。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房地產開發企業本期取得預售收入按規定計算出的預計利潤額計入本行?!?/p>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填報說明》規定:填報“本期金額”列,數據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報“累計金額”列,數據為納稅人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計數。

綜上,企業在季度申報時,“實際利潤額”對應的本期金額列填寫本季度的利潤額,“累計金額”列填寫本年1月1日至本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計數。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