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科目與分錄有哪些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科目與分錄有哪些,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科目與分錄有哪些?

商品流通企業企業所得稅會計科目設置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科目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損益類四大類。根據會計制度規定,所列會計科目,如企業沒有相應會計事項的,可以不設或合并;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增設會計科目;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設置一些表外科目。但是,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應該不影響會計核算的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的匯總,以及對外提供統一的會計報表的格式。

1、"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

企業應設置"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用來專門核算企業交納的企業所得稅。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方發生額表示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按規定稅率計算出的應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貸方發生額表示企業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

該科目貸方余額表示企業應交而未交的企業所得稅稅額;借方余額表示企業多繳應退還的企業所得稅稅額。

2、"所得稅"科目

企業應在損益類科目中設置"所得稅"科目,核算企業按規定從當期損益中扣除的所得稅。該科目借方反映從當期損益中扣除的所得稅,貸方反映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所得稅額。

3、"遞延稅款"科目

企業應在負債類科目中增設"遞延稅款"科目,核算企業由于時間性差異造成的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的差異所產生的影響納稅的金額以及以后各期轉銷的數額。"遞延稅款"科目的貸方發生額,反映企業本期稅前會計利潤大于納稅所得產生的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及本期轉銷已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對納稅影響的借方數額;其借方發生額,反映企業本期稅前會計利潤小于納稅所得產生的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以及本期轉銷已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對納稅影響的貸方數額;期末貸方(或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轉銷的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采用負債法時,"遞延稅款"科目的借方或貸方發生額,還反映稅率變動或開征新稅調整的遞延稅款數額。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科目與分錄有哪些?上面小編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