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和薪金的區別是什么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工資和薪金的區別是什么,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工資和薪金的區別是什么

當下職場中的多數人對工資和薪酬還是存在錯誤認知的,甚至將兩者混為一談。其實工資和薪酬在人力資源角度是有很大不同的,工資只是薪金中的一部分。接下來為大家進行詳細解析。

工資是勞務報酬(勞酬)中的一種主要形式,并非任何勞務報酬都是工資,例如被邀請做報告所得的報酬就不是工資。

薪酬制度包括五大內容:

1、崗位工資

崗位工資只代表薪酬中的一部分,它是指一個人值多少錢。

2、年終獎

年終獎是本著責權利對稱的原則,對在年終超額完成工作任務的部分給予的獎勵。

3、人力資本持股

人力資本持股主要指期權和股權,它強調差別,區別于以社會保障為目的的員工持股,后者還是一種大鍋飯思路。

4、職務消費

職務消費指由職務引發的消費,應計入薪酬制度中;而目前許多國內企業把它計入會計制度,會引出一大串弊病。

5、福利補貼

對人力資本的福利補貼,通常表現是為特殊人才購買種類齊全的各種保險。

總的來說,薪金的含義和內容更加寬泛和嚴謹,而工資屬于薪金的一部分,是比較傳統和籠統的說法。區分工資和薪酬兩個不同的概念,在企業實際操作中的意義表現為:通過實行不同的分配制度,從而達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稅法中的 “工資、薪金所得”概念

“工資、薪金所得”屬于個人所得稅法的概念范疇,是公民個人取得收入的一個稅目。個人所得稅法實施細則明確“工資、薪金所得”,是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但下列收入不計入工資、薪金所得: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等。

一般來說,屬于單位“工資、薪金總額”的項目,也應屬于單位雇員“工資、薪金所得”的項目,但不屬于單位“工資、薪金支出”的項目,也可能屬于單位雇員“工資、薪金所得”的項目。例如1: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問題。根據國稅函(2009)3號文件規定,工資、薪金總額,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即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不計入“工資、薪金總額”,但要計入“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例如2:按照財政部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標準領取的誤餐補助包括在“工資、薪金總額”中,不屬于“工資、薪金所得”范圍。如果是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助、津貼就須計入“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和薪金的區別是什么,薪金的含義和內容更加寬泛和嚴謹,而工資屬于薪金的一部分,是比較傳統和籠統的說法。同時在理解這兩個概念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理解的角度。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