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如何實現零庫存,采購中的物流成本管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中國企業如何實現零庫存,采購中的物流成本管理,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管理大師比德?德魯克曾經指出“物流”是“一塊未被開墾的處女地”,是“一塊經濟界的黑暗大陸”。日本的早稻田大學的西澤修教授1970年在他的著作中把物流稱為“第三利潤源頭”,他認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寶庫”。銷售部門提高銷售額得到的利潤被稱為第一利潤,生產部門降低生產成本所獲得的利潤為第二利潤,第三利潤是物流部門降低物流成本所獲得的利潤,這被看成是生產成本當中最高的成本之一?,F在很多的企業開始關注第三利潤,從管理會計的角度,把利潤增長目標指向物流領域。

很多企業都強調物流中的供應鏈管理,在供應鏈管理過程當中,首先要了解供應鏈實際上是三流合一,即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這三流的合一過程當中,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又有區別。其次,物流設計院的材料、零部件在企業之間的流動,不涉及生產制造過程,是企業之間的銜接管理活動。也就是說,從原材料采購一直到產品交到顧客手上,都是一個增值的過程。

在目前網絡經濟形勢下,物流管理的目標不再像以前那樣是傳統的采購,更多是通過網絡進行的采購。筆者日前就物流成本與采購管理的相關問題采訪了浙江省機電集團財務負責人俞樂平,她表示,現在很多集團企業越來越重視物流成本控制,她所在公司的老板就非常重視,目前她們公司就通過集中采購的方式,進行集團管理招投標。凡是50萬元以上的采購都要進行招投標。今年在年報審計的時候,就發現有一家企業因為沒有實施招投標而被要求整改。

物流管理過程當中的庫存管理十分重要。傳統的庫存管理側重于優化單一的庫存成本,從存儲成本和訂貨成本確定經濟訂貨量和訂貨點。俞樂平介紹,學過成本會計的財務人,往往更多關注庫存存量多少,定單是不是優化的。但在供應鏈環境下,財務人要能準確預測和協同供應鏈,以確立核心要素。

庫存不僅要跟生產相關聯,還要能跟生產相配合,要有一個合理的預測?,F在很多的企業,東西要備品、備建,原材料要準備著,這樣會造成很大的資金沉淀。在網絡經濟的供應鏈管理環境下,企業可以把倉庫設在企業的上家,即企業的供應商這里。簽完訂單以后,企業需要的東西等要用的時候再到供應商那里拿。在供應鏈的協調過程中,有很多企業做得非常棒,甚至能夠做到零庫存。

日本很多企業非常重視零庫存管理,中國企業剛開始在學習的過程中,還不懂怎么樣才能做到零庫存,但是現在有很多企業做到了。“當我需要采購東西的生產訂單下達后,銷售部門拿到訂單以后,生產部門要安排生產,在生產的同時,供應部門的信息就發到了我的手機上,同時也會傳到我們相應供應商的手上,這樣供應商就能發貨過來”。

俞樂平最后舉了一個真實的案例。針對西部地區的發電機客戶,公司只負責設計、組裝和最后的設備調試,其他的零件全部外包,每一臺機器上有幾百上千個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全是外界訂單,只要企業能達到公司零部件標準就可以。當企業下單以后,外面供應商的零部件能馬上送過來。這里面的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聯合庫存管理現在都能做到。“在當前的管理條件下,企業只要有這種意識,零庫存都可以實現。”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