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財收益需要計算增值稅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短期理財收益需要計算增值稅嗎,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短期理財收益需要計算增值稅嗎?

不需要。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第一條、第二條相關規定:

《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占用費、補償金,是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于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稅。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并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后,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理財收益如何計算增值稅?

從今年開始,我國的資產管理產品要全面進入征稅時代。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從2018年1月1日開始,資管產品管理人要對資管產品運營業務的收益按照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以后我們投資理財賺的錢,除了進自己口袋,還要分另一部分無條件上繳。想一想就有點不甘心呢!

是誰在要我們的錢?

資管產品管理人,簡單講就是管理我們資產的平臺/人,能幫我們投資賺錢的平臺/人,其中包括銀行、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

資管產品,顧名思義就是能賺錢的產品,它包括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信托、財產權信托、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私募投資基金等。

而眾多的資管產品中,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就是銀行理財產品。在這里,銀行就相當于資管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就相當于資管產品。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規定,《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占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于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稅。

因此,根據上述規定,公司向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若屬于保本投資收益,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若屬于非保本的投資收益,不征收增值稅。

短期理財收益需要計算增值稅嗎?通過上文資料的學習,小編老師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短期理財的收益是不需要繳納增值稅的,因為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于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稅。更多會計知識都在數豆子網上。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