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解除勞動合同取得補償金的稅務處理怎么做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納稅人解除勞動合同取得補償金的稅務處理怎么做,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納稅人解除勞動合同取得補償金的稅務處理怎么做?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繳稅方式:

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

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工資的計算基礎是在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獲得的報酬,而不是指勞動者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獲得的勞動報酬。故實際上計算所得出的勞動者月平均工資有可能是低于其正常月工資的。

納稅人解除勞動合同支付補償金分錄怎么寫?

一、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一次性補助款會計分錄

1、如果支付的金額不大,可以計入“管理費用----工資”中列支。

借:管理費用----工資

貸:現金

2、如果人員較多,支付的經濟補償金對當前損益影響較大,則按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先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在企業以后年度分期攤銷。

(1)支付時:

借:長期待攤費用--補償金

貸:現金

(2)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貸:長期待攤費用--補償金

二、勞動合同期滿不屬于解除合同范疇。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期滿時企業不續簽勞動合同應支付一次性補貼的情況下,則企業應支付,補貼多少取決于合同約定。否則,企業并無義務支付一次性補貼。

對于納稅人解除勞動合同取得補償金的稅務處理怎么做的問題,小編就為大家講到這里了,相關的稅務處理小編都已在文中為大家進行了講解與分析,納稅人解除勞動合同支付補償金分錄怎么寫?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您有什么新的見解,歡迎與數豆子金牌答疑老師在線取得聯系。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