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造成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無節制的市場擴張

A公司是西安一家醫藥銷售企業,業績良好。2000年前后,公司擬追求在A股上市,需要有持續擴張的業績支持其上市意圖。于是,公司出現了大規模的賒銷舉動,年度銷售規模翻了一番。因回款不及時,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購。

這類案例常見于有明顯功利色彩的企業,如公司追求上市、領導人謀求獲得提拔等,此時,孤注一擲的市場擴張會比較常見。這種擴張對于企業而言有如釜底抽薪,后果往往都較慘烈。

2、寬松的信用政策與合同條款

B公司是廣東一家知名通訊企業,其手機產品在2002年前后一度風靡全國。為了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打擊競爭對手,公司給予了代理商更優裕的信用政策。代理商占用了公司大量資金,同時造成產品脫銷的假象。最終導致公司形成數以十億計的壞賬。

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為了搶占市場,除降價外,促銷最直接有效。這種方式不能簡單的說不好,關鍵在于有度。如果因信用政策與合同條款放寬帶來的增量利潤能彌補可能形成的增量壞賬損失,此方式是可行的。

3、產品(服務)交付有瑕疵

C公司是北京一家致力于汽車導航系統研制的企業,在產品尚未完全研制成功的情況下,急于生產并投放市場。因為產品質量不過關,引來投訴無數,客戶拒絕支付服務費,公司確認的應收賬款成為呆壞賬。

這種情況屬于典型的“新官不理舊賬”的心理,正確的賬務處理很簡單,應沖減收入和應收賬款,減少利潤。

4、提早確認合同收入

D公司是西安一家軍工企業,公司主業為型號項目研制,項目周期較長,銷售合同一般按研制節點回款。因為公司屢屢提早確認收入,致使確認的應收賬款成為無源之水,遑論合同取消后已確認的應收賬款。

這是最典型的粉飾財務報表的手段。如果提早確認收入的比重不大,未來公司能維持正常的增長,公司運營不會有顯著影響。一旦形成了“滾雪球”的效應,就值得警惕了。

5、編制虛假銷售合同

E公司是深圳一家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公司分、子公司部分銷售人員因為完成個人銷售業績的需要,偽造銷售合同以及電信運營商的驗收證明。公司財務依此確認收入和應收賬款,導致公司發貨后閑置, 造成極大損失。

這是最惡劣的操控財務報表的手段,假合同不會給公司帶來任何利益,但會直接增加稅負成本(增值稅或營業稅、附加稅、所得稅等)。丑聞一旦曝光,公司可能要承受極大的代價。

6、對客戶資信缺乏調查

F公司是天津一家小型家具企業,效益良好。為了擴大規模,公司盲目地和大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在未對客戶身份進行仔細甄別的情況下,貿然接下了一份5000萬元的家具采購訂單。因采購方經營不善,致使5000萬應收賬款損失過半。

新成立的公司或者管理不規范的公司會出現這種情況。

7、清欠不得力

G公司是北京一家商貿公司,以代理銷售電子產品為主業。因公司員工待遇偏低,銷售人員流動較為頻繁,接任的銷售人員對前期客戶狀況不清,未能及時催收賬款,致使公司被拖欠的應收賬款越累越大。

這是典型的內控不完善的公司出現的狀況。

上述七個案例我們可歸納為幾類:A、B性質相似,都是追求畸形的規模擴張造成的應收賬款膨脹;C是因公司有意不糾正會計差錯虛掛應收賬款,D、E是典型的做假賬制造“業績”;F、G是由于公司內控不健全,管理混亂造成的。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