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費用稅前扣除不需要正式發票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哪些費用稅前扣除不需要正式發票,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哪些費用稅前扣除不需要正式發票?

答:一、工資薪金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準予扣除。

工資薪金扣除依據主要有:(1)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2)工資單;(3)社保繳納情況;(4)個稅明細;(5)勞動合同。

二、社保費用、工會經費

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準予扣除。

社保費用、工會經費的扣除依據主要有:(1)社保繳費憑證;(2)《工會經費收入專用收據》;(3)稅務局代開的工會經費憑據。

三、職工福利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四、財產損失

財產損失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如企業的庫存商品盤虧、霉爛、現金被盜等情形。企業發生的損失,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后的余額,依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扣除。

五、罰款支出、違約金

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可以扣除。其扣除依據是:(1)法院判決書或調解書;(2)仲裁機構的裁定書;(3)雙方簽訂的提供應稅貨物或應稅勞務的協議;(4)雙方簽訂的賠償協議;(5) 收款方開具的發票或收據。

需要提醒的是,納稅人生產、經營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得扣除;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也不得扣除。

六、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企業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按要求進行賬務處理即可,無需取得相關發票。

除了正式發票,哪些還可以作為記賬憑證?

1、僅僅是反映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

可以使用收據、借款單以及合同、銀行回單等作為做賬依據。比如預收定金、支付欠款、資金拆借等

2、發生的業務屬于非稅經濟業務

比如企業雙方簽訂了合同,但是還未履約就有一方違約,最后法院裁定或判決違約方向守約方支付的違約金。此時由于還未涉及到應稅,故支付違約金就不涉及發票。但是,雙方可以依據法律文書、銀行回單等作為做賬依據。

實務中,類似這種情況的很多。

3、特殊部門使用的特殊票據

所謂特殊票據就是除稅務發票以外,國家或稅法認可使用的票據。具體包括有政府財政部門的非稅收入專用收據、軍隊與武警使用的收據、醫院與學校等使用的收據、銀行收費憑據、郵政部門收費憑據、鐵路收費憑據(含火車票)、航空公司收費憑據(含機票)等等。

這些特殊票據在現實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并且大多數也是被國家相關部門認可的。

因此,這些特殊票據,雖然不是稅務發票,但是實務中可以起到發票相同作用,多數都能在稅前進行扣除。

4、企業內部的憑據

企業內部按照規范財務管理產生的內部憑據,是會計做賬時候的重要憑據。

比如,按規定制作的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可以作為會計上計提折舊會計分錄的依據;原輔材料的領料單,是作為企業生產成本核算最重要的依據,也是會計上做“生產成本”等科目會計分錄憑據之一。

企業的工資和獎金、補貼等發放資料,是會計上處理“應付職工薪酬”最主要的依據。

企業董事會或股東會決定對外投資的決議,是會計上處理“長期股權投資”必須的依據;涉及股東分紅,當然也需要這樣的決議。

所有涉及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資產盤盈盤虧處理等,企業內部按照內控程序產生的資料,都是這些會計業務或會計分錄必須的依據。

哪些費用稅前扣除不需要正式發票?小編在上文為大家列舉的特殊情形你可記住了嗎?在實務處理中可以直接應用哦,數豆子還有更多的實務技巧等你前來。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