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損耗企業所得稅是否需要備案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合理損耗企業所得稅是否需要備案,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合理損耗企業所得稅是否需要備案

答:根據《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25號公告)(以下簡稱25號公告)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合理的資產損失,應當在其實際發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按規定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 同時根據本公告第九條的規定: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第十條 前條以外的資產損失,應以專項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企業無法準確判別是否屬于清單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可以采取專項申報的形式申報扣除。

合理損耗的定義

例如:制造業在生產過程中,很難做到100%的正品率,或多或少的會出現次品和殘品,由于這些次品和殘品是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是經常發生的損失,不屬于偶爾才發生的損失,只要符合一定的范圍,應屬于合理損耗。

再如,農副產品的自然風干導致重量減輕、老鼠偷吃導致數量減少等,這些導致農副產品的絕對重量或數量發生減少的情形,雖然可以通過加強庫存管理來相對減少,但無法徹底杜絕,也應該視為正常損失,不計算進項稅額轉出。

如果企業能夠提供歷年來的正常損耗的賬簿憑證資料,能夠提供同行業其他企業正常損耗的情況作為參考,稅法應當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對企業提出的合理損耗標準給予認可,合理損耗標準只能是一事一議,稅法不可能制定一個放之四海而皆難的標準,因為每一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其經營模式、生產工藝、管理水平可能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納稅人收集保留事先決策合理性的憑證資料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數豆子小編提示:對于存在較長保質時間的食品和藥品,由于不屬于易變質或易失效的商品,按照企業管理的以銷定產的原則,一般不存在商品的正常過期損耗,一旦出現的過期損耗應界定為因管理原因形成的非正常損耗,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必須轉出,但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申請扣除,如果大家對于合理損耗企業所得稅是否需要備案還有其他的疑問,可以在線向我們專業會計老師提問。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