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企業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福利企業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關于稅收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福利企業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一、調整完善后的福利企業優惠政策

營業稅、增值稅:按企業實際安置殘疾人員的人數定額退還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每位殘疾人員每年可退還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數額為3。5萬元。

企業所得稅:采取成本加計扣除的辦法,按企業實際支付給殘疾的職工工資加計一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二、享受稅收優惠的福利企業范圍

(一)舉辦部門由社會各種投資主體設立的各類所有制內資企業(不含個體經營)。

(二)認定條件

1。企業實際安置的殘疾人員占企業在職職工總數的比例必須達到25%及以上。

2。企業依法與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員簽訂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

3。企業依法為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并及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4。企業通過銀行(包括信用社等開辦代發工資業務的金融機構)向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員支付不低于所在縣(市)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5。上述殘疾人員,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并注明屬于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語言殘疾、肢體殘疾和智力殘疾的人員和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 至8 級)》的人員。殘疾證件省內有效。

(三)行業范圍:享受營業稅優惠政策的納稅人為從事屬于營業稅“服務業”稅目范圍內(廣告業除外)業務的企業。

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的納稅人為生產銷售應征增值稅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工業企業。但企業生產銷售消費稅應稅貨物、外購后直接銷售貨物、委托外單位加工貨物以及從事商品批發、零售的企業不適用上述稅收優惠政策。

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行業范圍同流轉稅。

新老政策區別

1。調整了稅收優惠方式----改比例減免為定額減免

原政策規定,全額免征營業稅、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或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新政策規定,按每人每年3。5萬元減征營業稅、按企業實際支付給殘疾職工的工資加計一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2。擴大稅收優惠的殘疾人員范圍----由“四殘”增加為“五殘”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人員的范圍在原“四殘”即盲、聾、啞和肢體殘疾的基礎上增加了智力殘疾人員。

3。擴大了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范圍----由民政福利企業擴大到所有安置殘疾人的內資企業

原政策規定,只有由民政部門、街道、鄉鎮舉辦的福利企業,才可以享受福利企業政策。新政策取消舉辦部門的規定,對社會各種投資主體設立的各類所有制內資企業,安置殘疾人員且符合規定條件的,均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4。降低了安置比例----由35%降至25%

原政策規定,安置“四殘”人員應占生產人員35%以上。新政策規定,安置殘疾人占職工總數的比例應達到25%。

5。更好地保障了殘疾人員的利益----必須繳納四險且通過金融機構代發工資

原政策規定為殘疾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即可享受優惠政策;新政策規定,企業依法為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員繳納四險,與原政策相比增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三個險種,并規定企業必須通過銀行向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員支付不低于所在縣(市)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以保障殘疾人員可以及時足額地領取工資。

6。更好地發揮了稅收政策的導向作用----兼顧了安置的相對比例和絕對數

原福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將安置比例是否達到規定要求作為減免稅資格的認定標準,而沒有考慮安置人員的絕對數;新政策兼顧了安置比例和安置人員兩方面因素,較好地堵塞了政策漏洞。首先,達到比例方可減免,有利于殘疾人集中就業,便于企業管理及稅收征管;其次,按照安置人數確定減免稅額,可以鼓勵多吸納殘疾人員。因此,新政策可以鼓勵企業多安置殘疾人員,并使其集中、穩定就業,充分發揮了稅收優惠政策引導殘疾人就業的導向作用。

最后,關于福利企業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以及新老政策的區別小編就介紹完了,小編大家看完后都會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期要是遇到什么問題,可以來數豆子提問或者在線和老師進行交流。

以上就是關于福利企業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稅收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