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成本與現金流的關系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主營業務成本與現金流的關系,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現金流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

主營業務成本與現金流的關系

s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所以,營業收入應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營業成本也應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也因為有了這個概念,才會相應出現營業外收入的概念。

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存貨售出結轉成本部分,存貨增加計算除去售出部分后本期購入存貨結存部分。如果是存貨減少,代表著存貨本期銷售部分大于本期購入部分,實際結存存貨可以理解為均為以前部分,本期購入部分均已銷售,因此需要從主營業務成本中減去這部分存貨減少部分(因為這是以前期間購買商品支付現金購入的)。

凈現金流量計算是現值計算的基礎,在項目投資決策中十分重要。

經營期凈現金流量計算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不僅要考慮收入、成本,還要區分付現成本與非付現成本。在考慮所得稅因素的情況下,凈現金流量計算變得比較復雜:

首先,須根據收入、付現成本、非付現成本計算稅前利潤;

然后,再按稅前利潤和所得稅率計算所得稅,并算出凈利潤;

最后,還得在利潤的基礎上加回非付現成本,才能得出凈現金流量。

例如:已知某固定資產項目需要一次投入價款100萬元,資金來源系銀行借款,利息率10%,建設期為1年,發生資本化利息10萬元。該固定資產可使用10年,按直線法折舊,期滿有凈殘值10萬元。投入使用后??墒菇洜I期1-7年每年產品銷售收入(不含增值稅)增加80。39萬元,第8-10年每年產品銷售收入(不含增值稅)增加69。39萬元,同時使1-10年每年的經營成本增加37萬元。該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3%。投產后第7年末歸還本金,此前連續7年每年末支付利息11萬元。

 

根據題意,經營期付現成本每年為37萬元;非付現成本包括:每年折舊10萬元{[(100+10)-10]÷10}、前7年每年利息11萬元。

按通常的做法,經營期各年凈現金流量的計算步驟:

(1)每年總成本:

1-7年為,付現成本37萬+折舊10萬+利息支出11萬=58萬

8-10年為,付現成本37萬+折舊10萬=47萬

(2)每年凈現金流量:

1-7年為,凈利潤15萬+折舊10萬+利息支出11萬=36萬

8-10年為,凈利潤15萬+折舊10萬=25萬

這種計算方法比較繁瑣,很容易發生差錯,也不便記憶。

茲介紹一種簡便快捷的方法,可一步求出凈現金流量。其包括兩個部分:(1)將"收入"減"付現成本",然后乘以(1-所得稅率);(2)將"非付現成本"乘以"所得稅率"。兩者之和即為凈流量。

仍以上題為例:

1-7年的凈現金流量為:(80.39-37)×0.67+(10+11)×0.33=36(萬元)

8-10年的凈現金流量為:(69.39-37)×0.67+10×0.33=25(萬元)

以上就是關于主營業務成本與現金流的關系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現金流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