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計算及賬務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出口貨物退(免,Export Rebates)稅,簡稱出口退稅,其基本含義是指對出口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出口貨物退稅制度,是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的創匯。
 
下文針對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計算及賬務處理舉例說明
 
一、計算方法
 
(一)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二)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海關實征關稅和消費稅
 
(三)當期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的計算
 
1、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2、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根據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期末留抵稅額”確定。
 
(四)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二、分錄架構
 
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出口銷售額FOB×征退稅率-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應退稅額:
 
借: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免抵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免抵額)
 
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貨: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
 
三、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典型例題:
 
例1:某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對自產貨物經營出口銷售及國內銷售。該企業2005年1月份購進所需原材料等貨物,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85萬元,內銷產品取得銷售額300萬元,出口貨物離岸價折合人民幣2400萬元。假設上期留抵稅款5萬元,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15%,假設不設計信息問題。則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外購原輔材料、備件、能耗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5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
 
貨:銀行存款585
 
(2)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借:應收外匯賬款2400
 
貨:主營業務收入2400
 
(3)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351
 
貨:主營業務收入3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4)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2400×(17%-15%)=48(萬元)
 
借:產品銷售成本48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8
 
(5)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51-(85 5-48)=9(萬元)
 
結轉后,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貸方余額為9元。
 
(6)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9
 
貨:銀行存款9
 
(7)計算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36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360
 
例2:引用例1的資料,如果本期外購貨物的進項稅額為140萬元,其他資料不變,則(1)-(6)分錄同上。其余賬務處理如下:
 
(1)外購原輔材料、備件、能耗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5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
 
貨:銀行存款585
 
(2)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借:應收外匯賬款2400
 
貨:主營業務收入2400
 
(3)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351
 
貨:主營業務收入3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4)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2400×(17%-15%)=48(萬元)
 
借:產品銷售成本48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8
 
(5)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51-(85 5-48)=9(萬元)
 
結轉后,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貸方余額為9元。
 
(6)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300×17%-[140 5-2400×(17%-15%)]=51-97=-46(萬元)
 
由于應納稅額小于零,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46萬元。
 
(7)計算應退稅額和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當期免抵退稅額360萬元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360-46=314(萬元)
 
借:應收出口退稅46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314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360
 
(8)收到退稅款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46
 
貸:應收出口退稅46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