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扣除的項目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扣除的項目,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扣除的項目

1。工資薪金支出: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2。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2)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3)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3。社會保險費:企業按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準予扣除。

4。業務招待費: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實際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5。利息支出: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予扣除。

6。利息支出: 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準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

7。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8。 勞動保護支出: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9。 公益性捐贈支出: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0。 傭金、手續費:財稅[2009]29號:關于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什么意思?

稅前列支中的“稅”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就是可以是所得稅前利潤中抵扣的費用。由于會計法和稅法存在了某些方面的差異,會計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對企業的收入與費用的認定口徑不相同。

比如:企業違反行政規定而受到的行政罰款,會計賬務處理上做了“營業外支出”,稅前利潤中已扣除了這部分罰款,但稅法規定,企業的受政府行政部分的行政罰款在計算所得稅時不可以抵扣,所以這部分的罰款要調增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舉例:企業的受行政處罰3萬元,會計稅前利潤是80萬,但稅法上認定的應交所得稅的利潤(稅收上稱應納稅所得額)不是80萬元,而是80+3=83萬元,這3萬元就是不能在稅前列支的,所以要加上去一起計算所得稅。

另如:依上例子,企業本年購買國庫債券,取得收入10萬元,會計上做了收益處理,會計稅前利潤80萬元,稅法規定購買國庫債券取得的收入不要交納所得稅。所以在計算應納所得稅的利潤時,應扣除這部分收益。按80+3-10=73萬元計征所得稅。10萬元就是可以是稅前列支的。

以上就是關于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扣除的項目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納稅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