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內部審計新定義的理解,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審計就是以經濟監督的身份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離開了監督,審計也就變異了,國家審計是這樣,內部審計是這樣,民間審計也是這樣。評價也好,鑒證也好,它們都是為監督而工作,其本質是監督。人們通常說內部審計要搞好服務,本質上是要把監督寓于服務之中,而決不是放棄監督。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2001年在修改后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中對內部審計作了新的定義:“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的、客觀的保證工作與咨詢活動,它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它采取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對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進行評價,提高它們的效率,從而幫助實現機構目標。”而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2000年6月召開的第59屆年會對內部審計的定義則是:“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的、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目的是改進單位的工作質量和提高效益。”內部審計的重新定義體現了不同環境下對內部審計的不同要求和內部審計職業的發展趨勢。但是新定義出現后,理論界一些人認為,當代內部審計已發展到增值型審計了,似乎為組織增加價值是內部審計的唯一目標,而檢查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這一職能也似乎從內部審計的視野中消失了。我們認為這種觀點有失偏頗,甚至會引起嚴重誤導。對新的內部審計定義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全面理解。
一、內部審計的環境變化導致了新定義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西方企業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應的對內部審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定義是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順應外部環境發展,為內部審計職業界提供的發展指南。
1、企業經營風險加大
90年代后,西方國家企業經營中面臨的各種風險普遍加大。主要因為產品技術變革速度加快,多元化、國際化經營擴張戰略引起的兼并收購和資產重組,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所有這些業務使企業經濟交易更加多樣化復雜化了,而相應的控制環節難以同步實施,這就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如何在防范和控制企業經營風險上發揮積極作用,為內部審計的職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定義提出了內部審計應評價和幫助改進企業的“風險管理”。
2、企業治理結構轉變
西方國家為促進競爭提高經濟活力實行的放松管制運動和隨之而來的企業兼并浪潮對企業的治理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出現了例如管理層的薪水補償計劃,董事會職能和結構的變化,機構投資者放棄消極投資開始參與企業的治理以及員工人力資本的激勵等新興的企業治理方式。作為企業內部的評價機制,如何對企業治理方式提供有效的指引就成了內部審計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這也體現在新定義之中,即要求內部審計應評價和幫助企業改進“治理程序”。
3、企業內部組織戰略重組
適應以上情況,許多西方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紛紛進行內部組織結構的重構和調整,將一些非核心部分的管理活動轉由外部專業化公司承擔。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組織的效率并為組織增加價值、增強競爭力。新定義中較充分地體現了這種要求,指出內部審計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突出其在促進組織目標實現過程中的作用。
二、新定義的主要內容要素及變化
內部審計新定義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要素包括:①內部審計的本質:是一種“保證工作和咨詢活動”。這一認識比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59屆年會提出的“確認與咨詢活動”似乎進了一步,用“保證工作”來代替“確認”,說明它更強調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而“確認”則側重于證明會計事項的真實性與合法性。②內部審計的目標:是為本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這與80年代美國內部審計提出的三個服務的思想一脈相傳,即內部審計要為加強企業管理服務、為企業決策服務和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否則內部審計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這是因為,建立企業是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和謀取利益,因此企業必須不斷增加自身的價值,為利益相關者謀求利益,同時也維系利益相關者的信心。增加價值的目標應由企業的各個組成部分來共同實現,內部審計也不例外。內部審計師在收集資料、識別并評價風險的過程中,比較其他組織成員,對組織如何創造價值可能產生更深刻的見解。內部審計師應將這些有價值的信息以咨詢、建議、書面報告或通過其他產品形式呈現出來,為相應的經營管理人員提供幫助。內部審計新定義據此提出內部審計活動的價值主張,要求其在公司治理、風險與控制領域內采取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為組織增加價值服務,也就順理成章了。表面上看,它與59屆年會的提法(改進工作質量和提高效益)并無多大差別,但“增加價值”比“提高效益”要具體得多,聯想到西方國家近些年提出的考核企業效益的EVA指標,這里的“增加價值”顯然是增加企業的EVA(經濟增加值)。同時用“提高運作效率”來代替“改進工作質量”也是意味深長的。③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是對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程序進行評價,而不僅僅是以前提出的只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梢妰炔繉徲嫷姆秶蛢热荼纫郧按蟠笸貙捔耍@反映出內部審計的責任更重、地位更高了。④內部審計的方法:是運用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方法。毫無疑問,要完成上述重要的任務并實現組織的目標,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而科學的方法就應該是系統的和規范的,而不是零散的和隨心所欲的,所謂系統的和規范的方法如審計抽樣方法、風險評估方法和內部控制方法等等。⑤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評價和咨詢。通過評價和咨詢職能的發揮,以服務于組織的最終目標——增加價值。⑥內部審計的特點:獨立和客觀。內部審計要完成以上任務,必須是獨立的機構,只有獨立的機構才能做到客觀的評價。因此,獨立是客觀的保證。
三、正確理解“保證工作”和“增加價值”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將內部審計定義為一種保證工作和咨詢活動,目標是為組織增加價值,那么如何理解“保證工作”和“增加價值”?它是否就是有些人理解的內部審計在今后只搞績效審計不搞財務審計了呢?或者說內部審計只有評價和咨詢職能而沒有監督職能了呢?回答應該是否定的。理由有三。
其一,繼續搞好財務審計是審計目標決定的,不斷發生的世界性財務丑聞為此作了反證。我們認為,現代內部審計必須將工作重點放到效益審計上來,它是內部審計發展的方向,但是不等于只搞效益審計,而不搞或放棄財務審計。道理很簡單,審計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審計的基本目標是審查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有效。這里,人們往往忽視了為什么把真實和合法兩個目標放在前面,其實,只有在真實合法的基礎上才談得上效益。近兩年西方國家暴露出來的安然、世通等財務丑聞無不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由于會計信息的虛假,使廣大投資人的利益受到損失和侵害,不但使公司股價一落千丈,甚至導致公司的破產和倒閉,企業都沒有了,哪里還有效益和增加價值可言!這無可辯駁地證明了作為企業自我制約機制之一的內部審計應把真實性合法性作為首要目標,加強審計監督,搞好財務審計。因此,我們理解,定義中的“保證工作”應該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保證本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其二是保證實現組織目標——增加價值。
其二,獨立性特點主要是針對具有監督職能的財務審計而言的。內部審計新定義中再次強調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特點,內部審計部門為什么要獨立于被審計單位之外?就是因為它要進行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審計,以便客觀公正地發表審計意見。如果不進行財務審計,而只搞效益審計,只搞評價和咨詢工作,那內部審計就不是審計、內審部門就不是審計部門,而應該為它正名為內部咨詢部門(機構)或評價部門,這個部門是否獨立就無所謂了,它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是不獨立的,可以放在財務部門內部,也可以放在公司辦公室下或公司決策部門下??梢?,新定義中一如既往地強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特點,說明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內部審計中,雖然財務審計所占用的資源(人力、時間等)大大下降,但仍然沒有放棄具有監督職能的財務審計這個審計的根本。
其三,新修訂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以下簡稱紅皮書,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5月版,下文所注頁碼均為該書的頁碼)中仍有許多財務審計和舞弊審計的條款與內容,說明財務審計仍是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之一。下面我們摘錄一些條款來證明。
——在《在評價合規項目時的法律考慮》標準中,紅皮書說:“合規項目(審計)可以協助機構防止雇員過失違法,發現違法行為并打擊雇員的故意違法亂紀行為,還可以……確定董事和高級職員的責任,創建并加強機構身份并決定懲罰性賠償的合適性……,促進合規項目的有效執行。”
——在《對控制過程的評價和報告》標準中,紅皮書說:內部審計部門的這種評價應當包括“財務與運營信息的可靠性與完整性;運營的效果與效率;資產的護衛情況;對法律、法規與合同的遵守情況。”同時,這四項評價內容又在《對控制過程的充分性進行評價》標準中一字不漏地重復出現。
——在《分析與評價》標準中,紅皮書說:分析性審計程序在確認以下內容時非常有用:“意外差異;潛在的錯誤;潛在的不合規或違法行為;其他異?;虿恢貜桶l生的交易或事件。”接著,該標準還指出:“當分析性審計程序發現意外結果或關系時,內部審計師應該檢查并評價這些結果或關系。……如果此類結果或關系無法得到解釋,則表明存在潛在錯誤、不合規現象或違法行為等嚴重情形。內部審計師應該將這些通過分析性審計程序發現的、無法得到充分解釋的結果或關系通報給合適層次的管理人員。”
——在《記錄信息》標準中,規定“如果內部審計師正在報告財務信息,則審計工作底稿中記載會計記錄是否與此財務信息一致”
——在《發現舞弊》標準中指出,“內部審計人員應該擁有充分的知識,發現舞弊現象”,“舞弊包括以故意欺騙為特征的一系列違法亂紀行為。舞弊可以是為機構謀利,也可以給機構帶來損害。”并列舉了10多種舞弊的范例,提出了舞弊對公司形象的影響,即“舞弊調查的結果可能表明舞弊在一年或幾年中對機構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已年產生了以前尚未發現的嚴重負面影響。”。
以上這些簡短的引述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真實性合法性的財務審計是十分關注的,并詳細規定了舞弊審計的方法和程序。雖然他們往往用“評價”一詞來解釋內部審計,并作為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但是我們從以上引述中不難發現,“評價”中包含了濃重的“監督”意義。本來,審計就是以經濟監督的身份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離開了監督,審計也就變異了,國家審計是這樣,內部審計是這樣,民間審計也是這樣。評價也好,鑒證也好,它們都是為監督而工作,其本質是監督。人們通常說內部審計要搞好服務,本質上是要把監督寓于服務之中,而決不是放棄監督。
以上就是關于對內部審計新定義的理解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審計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 上一篇:水電費是收據能入賬嗎
- 下一篇:淘寶企業店出貸款誰還
-
財政收入審計流程
財政收入審計流程,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一、是檢查稅收完成情況,是否按國家規定征收,各稅種有無超收或短收問題,有無預收或緩
-
內部控制審計類型與內容包括什么
內部控制審計類型與內容包括什么,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標準審計意見、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四種意見
-
中國特色法治理論推進國家審計蓬勃發展的完善
中國特色法治理論推進國家審計蓬勃發展的完善,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習總書記的指示,指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
-
審計如何核對明細表和科目余額表
審計如何核對明細表和科目余額表,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審計人員一般會先看報表,再看科目余額表,科目余額表的數據要跟報表數對
-
國有企業審計發展方向初步分析
國有企業審計發展方向初步分析,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以下簡稱企業審計)的不斷深化,政府
-
所得稅匯算清繳審計和審計報告有什么區別
所得稅匯算清繳審計和審計報告有什么區別,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匯算清繳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答:主要區別:第一,報告名稱不同,一個叫審計報告
- 什么是內部審計
-
公司財務報表都要審計嗎
公司財務報表都要審計嗎,關于財務報表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1、經過審計的財務報告具有權威性.事務所對其真實性應負一定的法律
-
審計調整造成少交稅需要繳納滯納金嗎
審計調整造成少交稅需要繳納滯納金嗎,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交稅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審計調整造成少交稅需要繳納滯納金嗎?答:審計部門查
-
審計測試會計分錄及其他調整是怎樣的
審計測試會計分錄及其他調整是怎樣的,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審計測試會計分錄及其他調整是怎樣的?會計分錄測試的對象是與被審計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