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季初資產總額要怎么填,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季初資產總額要怎么填?
預繳方式選擇“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行至第15行,預繳方式選擇“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9、10、11、12、13、15行,預繳方式選擇“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5行。
1。第1行“營業收入”:填報納稅人截至本稅款所屬期末,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本年累計營業收入。
如:以前年度已經開始經營且按季度預繳納稅申報的納稅人,第二季度預繳納稅申報時本行填報本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的累計營業收入。
2。第2行“營業成本”:填報納稅人截至本稅款所屬期末,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本年累計營業成本。
3。第3行“利潤總額”:填報納稅人截至本稅款所屬期末,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本年累計利潤總額。
4。第4行“特定業務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從事房地產開發等特定業務的納稅人,填報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的特定業務的應納稅所得額。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未完工開發產品取得的預售收入,按照稅收規定的預計計稅毛利率計算的預計毛利額填入此行。企業開發產品完工后,其未完工預售環節按照稅收規定的預計計稅毛利率計算的預計毛利額在匯算清繳時調整,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時不調整。本行填報金額不得小于本年上期申報金額。
5。第5行“不征稅收入”:填報納稅人已經計入本表“利潤總額”行次但屬于稅收規定的不征稅收入的本年累計金額。
6。第6行“免稅收入、減計收入、所得減免等優惠金額”:填報屬于稅收規定的免稅收入、減計收入、所得減免等優惠的本年累計金額。
本行根據《免稅收入、減計收入、所得減免等優惠明細表》(A201010)填報。
7。第7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調減額”:填報固定資產稅收上享受加速折舊優惠計算的折舊額大于同期會計折舊額期間,發生納稅調減的本年累計金額。
本行根據《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扣除)明細表》(A201020)填報。
8。第8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報納稅人截至稅款所屬期末,按照稅收規定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彌補的以前年度尚未彌補虧損的本年累計金額。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的通知》(財稅〔2018〕76號)的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當年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格的企業,其具備資格年度之前的5個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準予結轉以后年度彌補,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當本表第3+4-5-6-7行≤0時,本行=0。
9。第9行“實際利潤額 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確定的應納稅所得額”:預繳方式選擇“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的納稅人,根據本表相關行次計算結果填報,第9
行=第3+4-5-6-7-8行;預繳方式選擇“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填報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計算的本年累計金額。
10。第10行“稅率(25%)”:填報25%。
11。第11行“應納所得稅額”:根據相關行次計算結果填報。第11行=第9×10行,且第11行≥0。
12。第12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截至稅款所屬期末,按照稅收規定享受的減免企業所得稅的本年累計金額。
本行根據《減免所得稅額明細表》(A201030)填報。
13。第13行“實際已繳納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已在此前月(季)度申報預繳企業所得稅的本年累計金額。
建筑企業總機構直接管理的跨地區設立的項目部,按照稅收規定已經向項目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預繳企業所得稅的金額不填本行,而是填入本表第14行。
14。第14行“特定業務預繳(征)所得稅額”:填報建筑企業總機構直接管理的跨地區設立的項目部,按照稅收規定已經向項目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預繳企業所得稅的本年累計金額。
本行本期填報金額不得小于本年上期申報的金額。
15。第15行“本期應補(退)所得稅額 稅務機關確定的本期應納所得稅額”:按照不同預繳方式,分情況填報:
預繳方式選擇“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以及“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根據本表相關行次計算填報。第15行=第11-12-13-14行,當第11-12-13-14行<0時,本行填0。其中,企業所得稅收入全額歸屬中央且按比例就地預繳企業的分支機構,以及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內的按比例就地預繳企業的分支機構,第15
行=第11行×就地預繳比例-第12行×就地預繳比例-第13行-第14行,當第11行×就地預繳比例-第12行×就地預繳比例-第13行-第14行<0時,本行填0。
預繳方式選擇“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填報本期應納企業所得稅的金額。
匯總納稅企業總分機構稅款計算
企業類型選擇“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的納稅人填報第16、17、18、19行;企業類型選擇“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的納稅人填報第20、21行。
1。第16行“總機構本期分攤應補(退)所得稅額”: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根據相關行次計算結果填報,第16行=第17+18+19行。
2。第17行“總機構分攤應補(退)所得稅額(15×總機構分攤比例__%)”:根據相關行次計算結果填報,第17行=第15行×總機構分攤比例。其中: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經營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分攤比例”填報25%,同一?。ㄗ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內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分攤比例”按照各?。ㄗ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確定的總機構分攤比例填報。
3。第18行“財政集中分配應補(退)所得稅額(15×財政集中分配比例__%)”:根據相關行次計算結果填報,第18行=第15行×財政集中分配比例。其中: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經營的匯總納稅企業“財政集中分配比例”填報25%,同一?。ㄗ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內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財政集中分配比例”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確定的財政集中分配比例填報。
4。第19行“總機構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的部門分攤所得稅額(15×全部分支機構分攤比例__%×總機構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部門分攤比例__%)”:根據相關行次計算結果填報,第19行=第15行×全部分支機構分攤比例×總機構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部門分攤比例。其中: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經營的匯總納稅企業“全部分支機構分攤比例”填報50%,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內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分攤比例”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確定的分支機構分攤比例填報;“總機構具有主體生產經營部門分攤比例”按照設立的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的部門在參與稅款分攤的全部分支機構中的分攤比例填報。
5。第20行“分支機構本期分攤比例”: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填報其總機構出具的本期《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分配比例”列次中列示的本分支機構的分配比例。
6。第21行“分支機構本期分攤應補(退)所得稅額”: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填報其總機構出具的本期《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分配所得稅額”列次中列示的本分支機構應分攤的所得稅額。
以上就是關于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季初資產總額要怎么填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企業所得稅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 上一篇:從勞務市場上雇的零工怎么申報個稅
- 下一篇:門診普票加稅號提供哪些手續
-
企業所得稅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嗎
企業所得稅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嗎,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如下。企業所得稅可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嗎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是怎么回事?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是會計詞匯,出自《企業所得稅法實
-
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企業所得稅嗎
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企業所得稅嗎,一起來看看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的內容。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企業所得稅嗎企業所得稅是怎么回事?企業所得稅是稅務機關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
-
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滯納金
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滯納金,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答;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
-
安置房項目需要預繳企業所得稅嗎
安置房項目需要預繳企業所得稅嗎,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
-
繳納季度企業所得稅金額如何做賬
繳納季度企業所得稅金額如何做賬,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所得稅費用",核算企業負擔
-
保證金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嗎
保證金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嗎,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一般收取的保證金是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與增值稅的;保證金一般是通過“其他應
-
非居民企業保薦費是否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保薦費是否繳納企業所得稅,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居民企業所得稅管理若干問題的公告》(2011
-
企業所得稅免征或減征的處理方法
企業所得稅免征或減征的處理方法,關于企業所得稅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免稅期間的所得稅分錄如下:如未收到主管稅務機關的減免批
-
預提費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預提費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關于企業所得稅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答: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對預提費用的稅前扣除并沒有直接、明確和具
-
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怎么填?
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怎么填?1、《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八條規定:“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