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存貨成本如何核算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零售業存貨成本如何核算,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零售業存貨成本如何核算?

答:零售價法是商品零售企業經常采用的一種存貨計價方法。在這種方法下,首先用成本占零售價的百分比計算出期末存貨成本,然后倒擠出本期的銷售成本。采用這種方法的程序如下:

(1)在商品存貨明細賬上同時按成本價和零售價登記期初存貨和本期購貨,計算出本期可供銷售的存貨的成本和售價總額。

(2)本期銷售的存貨,在其明細賬中只登記售價,不登記成本價,并據此計算出期末存貨的售價。

(3)計算成本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100%

(4)計算期末存貨的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售價總額×成本率

(5)計算本期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例1】某商店2007年5月份的期初存貨成本為289 480元,售價總額為360 000元,本期購貨成本為620 000元,售價總額為806 000元;本期銷售收入為820 000元。請計算該商店5月份的期末存貨成本和本期銷售成本。

按照前述所列程序,計算結果如下:

本期可供銷售的存貨成本=289 480+620 000=909 480(元)

本期可供銷售的存貨售價總額=360 000+806 000=1 166 000(元)

期末存貨的售價總額=1 166 000-820 000=346 000(元)

本期成本率=(909 480/1 166 000)×100%=78%

期末存貨成本=346 000×78%=269 880(元)

本期銷售成本=909 480-269 880=639 600(元)

目前我國商品零售企業廣泛采用的售價金額核算法,實際上是零售價法在我國會計實務中的具體運用。售價金額核算法的具體賬務處理程序如下:

(1)平時商品存貨明細賬的進銷存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記入“商品成本差異”賬戶。

(2)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

具體計算時也可按以下方法計算:

進銷差價率=月末分攤前[“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余額÷(月末“庫存商品”賬戶余額+月末“受托代銷商品”賬戶余額+本月“主營業務收入”賬戶貸方發生額)]×l00%

(3)根據進銷差價率計算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進銷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或=本期“主營業務收入”賬戶貸方發生額×進銷差價率

(4)調整本期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

本期已銷商品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例2】接例1,本期購銷業務及有關的計算程序,在“售價金額核算法”下的會計處理如下(有關增值稅的分錄略):

(1)結轉入庫商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 80 600

貸:材料采購 620 000

商品進銷差價 l86 090

(2)本期銷售商品:

借:銀行存款 82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820 000

(3)平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820 000

貸:庫存商品 820 000

(4)計算進銷差價率:

進銷差價率=(70 520+186 000)/(360 000+806 000)×l00%=22%

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820 000×22%=180 400(元)

(5)根據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沖轉銷售成本:

借:商品進銷差價 180 4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80 400

經過調整,本期商品銷售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639 600(=820 000—180 400)元;“庫存商品”的期末借方余額為346 000元,“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的貸方余額為76 120元。企業在會計期末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存貨項目中的商品存貨部分,應根據上兩個賬戶的期末余額的差額列出。上述兩個賬戶期末余額的差額為269 880(=346 000-76 120)元,該項數額與按存貨成本率計算的期末存貨成本完全一致。

以上就是關于零售業存貨成本如何核算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存貨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