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實務王樹京講義

發表于:2022-03-18 20:10:28 分類:一級建造師網校

一建實務王樹京講義,聽課件精講比較系統,自學太費時間。

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第一章知識點講解: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一、預應力混凝土的分類

按預加應力的方式可分為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和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

先張法是在臺座或鋼模上先張拉預應力筋并用夾具臨時固定,再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放張并切斷構件外預應力筋的方法。特點是:先張拉預應力筋后,再澆筑混凝土;預應力是靠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傳遞給混凝土,并使其產生預壓應力。

后張法是先澆筑構件或結構混凝土,待達到一定強度后,在構件或結構上張拉預應力筋,然后用錨具將預應力筋固定在構件或結構上的方法。特點是:先澆筑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在其上張拉預應力筋;預應力是靠錨具傳遞給混凝土,并使其產生預壓應力。在后張法中,按預應力筋粘結狀態又可分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二、預應力筋

按材料可分為:鋼絲、鋼絞線、鋼筋、非金屬預應力筋等。金屬類預應力筋下料應采用砂輪鋸或切斷機切斷,不得采用電弧切割。

三、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

按錨固方式不同,可分為夾片式(單孔與多孔夾片錨具)、支撐式(墩頭錨具、螺母錨具等)、錐塞式(鋼質錐形錨具等)和握裹式(擠壓錨具、壓花錨具等)四類。

四、預應力筋用張拉設備

有液壓張拉設備和電動簡易張拉設備。較常用的是液壓張拉設備,由液壓張拉千斤頂、電動油泵和外接油管等組成。張拉設備要按規定定期維護和校驗。

液壓張拉千斤頂按機型不同可分為:拉桿式、穿心式、錐錨式和臺座式等幾種千斤頂類型。

五、預應力筋的下料長度

應由計算確定,計算時應考慮構件孔道長度或臺座長度、錨(夾)具厚度、千斤頂工作長度、墩頭預留量、預應力筋外露長度等。

六、預應力損失

根據預應力筋應力損失發生的時間可分為:瞬間損失和長期損失。張拉階段瞬間損失包括孔道摩擦損失、錨固損失、彈性壓縮損失等;張拉以后長期損失包括預應力筋應力松弛損失和混凝土收縮徐變損失等。對先張法施工,有時還有熱養護損失;對后張法施工,有時還有錨口摩擦損失、變角張拉損失等;對平臥重疊生產的構件,還有疊層摩阻損失等。

七、先張法預應力施工

(1)臺座在先張法生產中,承受預應力筋的全部張拉力。因此,臺座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臺座按構造形式可分為墩式和槽式兩類。

(2)長線臺座臺面(或胎模)要平整,在鋪設預應力筋前應涂刷非油質類模板隔離劑,隔離劑的隔離層效果要好,以減少臺面的咬合力、粘結力與摩擦力。隔離劑不應沾污預應力筋,以免影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的粘結。

(3)在先張法中,施加預應力宜采用一端張拉工藝,張拉控制應力和程序按圖紙設計要求進行。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一般采用0- 1.03σcon。張拉時,根據構件情況可采用單根、多根或整體一次進行張拉。當采用單根張拉時,其張拉順序宜由下向上,由中到邊(對稱)進行。全部張拉工作完畢,應立即澆筑混凝土。超過24h尚未澆筑混凝土時,必須對預應力筋進行再次檢查;如檢查的應力值與允許值之差超過誤差范圍時,必須重新張拉。

(4)先張法預應力筋張拉后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大于構件界面短邊邊長的4%。在澆筑混凝土前,發生斷裂或滑脫的預應力筋必須予以更換。

(5)預應力筋放張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不應低于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放張時宜緩慢放松錨固裝置,使各根預應力筋同時緩慢放松。

以上就是關于一建實務王樹京講義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一級建造師培訓相關內容。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