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培訓公路工程實務課件環球

發表于:2022-03-16 20:22:40 分類:一級建造師網校

一建培訓公路工程實務課件環球,選擇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課程的人蠻多的。

一級建造師《項目管理》考點:1Z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1Z00建設工程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

1Z1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

1Z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企業總體管理體系的一部分。作為我國推薦性標準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目前被企業普遍采用,用以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該標準覆蓋了國際上的。HSAS 0體系標準,即: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 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指南》GB/T 2--

根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 1--定義,職業健康安全是指影響或可能影響工作場所內的員工或其他工作人員(:包括臨時工和承包方員工)、訪問者或任何其他人員的健康安全的條件和因素。

(二)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不斷惡化020世紀代,聯合國組建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國際標準化制定的IS00體系標準,被我國等同采用。即: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1--

《環境管理體系原則、體系和支持技術通用指南》GB/T 4--

在《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1―中,環境是指組織運行活動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氣、水、土地、自然資源、植物、動物、人,以及它(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個定義是以組織運行活動為主體,其外部存在主要是指人類認識到的、人類認識到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存的各種自然因素及其相互關系。

(三)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比較

根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 1--和《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環境管理都是組織管理體系的一部分,其管理的主體是組織,管理的對象是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職業健康安全發生相互作用的不健康、不安全的條件和因素,以及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兩個管理體系所需要滿足的對象和管理側重點有所不同,但管理原理基本相同。

1.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的相同點

(1)管理目標基本一致

上述兩個管理體系均為組織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管理目標一致。一是分別從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方面,改進管理績效;二是增強顧客和相關方的滿意程度;三是減小風險降低成本;四是提高組織的信譽和形象。

(2)管理原理基本相同

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均強調了預防為主、系統管理、持續改進和PDCA循環原理;都強調了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響應的方針所需要的組織活動、策劃活動、職責、程序、過程和資源。

(3)不規定具體績效標準

這兩個管理體系標準都不規定具體的績效標準,它們只是組織實現目標的基礎、條件和組織保證。

2.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的不同點

(1)需要滿足的對象不同

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目的是消除或盡可能降低可能暴露于與組織活動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危險源中的員工和其他相關方所面臨的風險,即主要目標是使員工和相關方對職業健康安全條件滿意。

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目的是針對眾多相關方和社會對環境保護的不斷的需要,即主要目標是使公眾和社會對環境保護滿意。

(2)管理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通過對危險源的辨識,評價風險、控制風險、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滿足員工和相關方的要求。

環境管理體系通過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的分析,進行環境管理,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結構和模式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結構和模式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結構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出/T 1--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結構如圖1Z11-1所示。從中可以看出,該標準由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四部分組成。

范圍中規定了管理體系標準中的一般要求,指出本標準中的所有要求旨在被納入到任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其應用程度取決于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活動性質、運行的風險與復雜性等因素。本標準旨在針對職業健康安全,而非諸如員工健身或健康計劃、產品安全、財產損失或環境影響等其他方面的健康和安全。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

為適應現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需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1―在確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模式時,強調按系統理論管理職業健康安全及其相關事務,以達到預防和減少生產事故和勞動疾病的目的。具體實施中采用了戴明模型,即一種動態循環并螺旋上升的系統化管理模式。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模式如圖1Z11-2所示。

3.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包括17個基本要素,這7個要素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共同有機地構成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整體。

為了更好地理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間的關系,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體現主體框架和基本功能的核心要素,另一一類是支持體系主體框架和保證實現基本功能的輔助性要素。

核心要素包括以下10個要素: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確定;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目標和方案;資源、作用、職責、責任和權限;合規性評價;運行控制;績效測量和監視;內部審核;管理評審。

7個輔助性要素包括:能力、培訓和意識;溝通、參與和協商;文件;文件控制;應急準備和響應;事件調查、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記錄控制。

(二)環境管理體系的結構和模式

1.環境管理體系的結構

組織在環境管理中,應建立環境管理的方針和目標,識別與組織運行活動有關的危險源及其危險,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對可能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采取措施進行管理和控制。

根據《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1--組織應根據本標準的要求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形成文件,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并確定它將如何實現這些要求。組織應確定環境管理體系覆蓋的范圍并形成文件。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1m結構如圖1Z11-3所示。該標準由范圍、引用標準、定義和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四部分組成。 范圍中指出,本標準旨在其所有的要求都能納入任何一個環境管理體系。其應用程度取決于諸如組織的環境方針、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性質、運行場所的條件等因素。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指出了管理體系的全部具體內容。

以上就是關于一建培訓公路工程實務課件環球的詳細介紹,更多與一級建造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