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零基礎培訓班

發表于:2022-03-21 14:50:05 分類:會計實操培訓

會計零基礎培訓班,正保會計課程講的不錯。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國內外信息處理軟件對于不同會計事項處理的差異

對于采購退貨,國內會計一般會根據采購價格,貸記“原材料”,借記“應付帳款”,同時調整退貨原材料的單位成本。只要退貨材料的單價不等于庫存中的材料單位成本,則退貨會引起庫存單位成本的變化。例如,庫存中B材料的數量為10個,單位成本6元,以單價10元采購10個,則B材料的單位成本變為8元,總成本20*8=160元。由于某種原因將剛剛采購的材料退貨,則庫存中的B材料恢復為10個*6元=60元。如果退貨時庫存中數量較少時,就可能出現負數的單位成本。例如,如果B材料發生退貨時的庫存數量為12個,單位成本為8元,則10個B材料退貨后的單位成本是(12*8-10*10)/2=-2元。

在ERP軟件中發生采購退貨時,按采購價格減少“應付帳款”,但按當前庫存的單位成本減少庫存材料成本,差額記在“庫存調整”科目中。例如,庫存中B材料的數量為10個,單位成本6元,以單價10元采購10個,則B材料的單位成本變為8元,總成本20*8=160元。由于某種原因將剛剛采購的材料退貨,則庫存中的B材料單位成本仍然為8元,記帳方式是借記“應付帳款”10元*10個=100元,貸記“原材料”8元*10個=80元,20元的差額貸記在“庫存調整”上。

從表面上看中國會計的記帳方式好像十分合理,在總金額上也相當準確,但當材料的庫存數量較少時,容易出現異常的材料成本,并且處理復雜。而ERP軟件的記帳方式的特點是處理簡單,其依據是認為采購退貨出現的機會比較小,退貨價格與庫存單價的差距比較小,記錄在“庫存調整”科目下的差額也比較小,不必做復雜的處理。

二、對于產成品的成本核算

中國財務進行成本核算的方式是,月底計算出全月的材料費、工人工資、水電費、折舊費等各種成本總額,統計全月產成品和半成品產量,將總成本按一定成本分配辦法向產成品和半成品中分攤,全部分攤干凈。這種手工分攤的成本核算方式表面上看來比較精確,因為沒有留下余額。但這種方法比較粗放,工作量也比較大,往往只能分攤到產品大類,無法精確核算具體的某種產品的成本。并且在時間上比較滯后,月初或月中時無法及時獲得產品的相對準確的成本數據,是“事后算帳”的一種成本核算方式。

在ERP軟件中的成本核算是一種自動計算的成本核算方式,每次產成品入庫時,軟件會自動計算出產品的成本,是一種實時的成本核算方式。ERP軟件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原來,ERP軟件對工廠的生產車間進行了細分,劃分了許多工作中心,每個工作中心都有一些相應的費率設定,當某種產品流過某個工作中心時,軟件會自動計算產品在每個工作中心花費的加工時間,從而計算出產品在這個工作中心上分攤的人工費、制造費,當產品流過一系列工作中心最后完工時,將各個工作中心上分攤的成本累加起來,再加上材料費,就計算出了這個產品的成本。這種成本核算是一種“實時算帳”的核算方式。采用這種成本核算方式,可以計算出最明細產品的成本。當然采用這種成本核算方式對工作中心劃分的科學性、工作中心費率設定的準確性的要求都比較高,需要有經驗的ERP專家的指導。

三、對于“貨到票未到”的處理

所謂“貨到票未到”是指企業在采購過程中,采購的原材料先到達企業,而采購發票要滯后一段時間才到。對于這種情況,中國企業會計處理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根本不入帳,另一種是月底“暫估入庫”,月初“紅字沖回”。對于*9種方式,財務部門的處理比較簡單,并可以通過財務與倉庫的對帳來體現“貨到票未到”的數量。由于財務帳無法正確反映企業的庫存情況,容易造成帳實不符,并且如果允許車間領用未記財務帳的原料,則財務的原材料帳上容易出現紅數(即庫存數量為負數)的情況。

對于被廣泛使用的第二種方式,雖然在數量上不會出現紅數,但當庫存數量比較少時,容易造成庫存成本的異常。例如某企業原料A的庫存數量為0,采購了100噸,入庫時單價暫估為100元/噸,車間生產領用了95噸,按單價100元/噸記帳。第二個月采購發票送達,單價90元/噸,則剩余5噸的單價是(90元*100噸-100元*95噸)/5噸=-100元/噸。也就是說如果誰領用剩余的5噸原料,每噸要倒找100元。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影響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在ERP軟件中體現的西方會計采取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它認為“貨到票未到”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情況,并為這種情況專門設定了一個帳戶,稱為“應付憑證”。當采購的原料入庫時借記“原材料”,貸記“應付憑證”,當采購發票到達時借記“應付憑證”,貸記“應付帳款”。即使貨與發票同時到達,也同樣按上述方法記帳?!皯稇{證”的月底余額在貸方,表示“貨到票未到”的總金額。

發票到達后,如果發票金額與記帳金額不符,則并不調整“原材料”科目,而是將差額記在一個專門的科目“庫存調整”上?!霸牧稀迸c“庫存調整”科目的結合就能反映企業的實際庫存金額。這有點類似于計劃成本計價法,但原材料的單位成本又是采用移動平均的,只不過采用的單價有時是估價的。

采用這種方法的依據是認為估價與實際價格相差不大,從整個原材料庫存或長期看,“庫存調整”科目的總余額接近于0.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不會引起原材料成本的異常,處理也比較簡單。但一般情況下,所有原材料的單位成本乘以數量后的總額,與原材料科目的余額存在差異。

國內的會計往往不能接受這種計價方法,也不能接受軟件的計算結果。所以ERP軟件的“原材料”科目余額和原材料的單位成本不被會計記帳采用,而僅僅作為參考。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零基礎培訓班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