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從業培訓班哪些

發表于:2022-02-27 21:24:39 分類:會計實操培訓

會計從業培訓班哪些,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正保會計網校。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實操知識。

稅務稽查實施環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二)

備金要低,所以*省行為多計提外幣資產呆賬準備金,就將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中間價在年初、年末數比對之后再決定以哪個中間價作為記賬的基礎,導致了三個檢查年度的期初數與上年期末數結轉不一致,最終導致了少繳稅款事項的發生。

本案正是由于該企業未按照會計核算“一貫性”的原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所得為外國貨幣的,......應當按照月份(季度)最后一日的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為中間價,下同)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后匯算清繳時,對已按月份(季度)預繳稅款的外國貨幣所得,不再重新折合計算,只就全年未納稅的外幣所得部分,按照年度最后一日的國家外匯牌價,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規定,在年初、年末外幣折算人民幣時多次運用變化不定的外匯牌價,從而導致多計提準備金、少繳稅款行為的發生。

四、忽視電算化系統的控制測試,只重視電子賬套的核查

由于計算機在經營管理和會計領域的廣泛應用,所以在對稽查對象進行檢查時必須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核算流程納入重點核查的范圍。稅務檢查人員在實施稽查時應當對企業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控制測試,以合理評價企業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的經營活動和由此生成的經營記錄過程是否值得信賴。否則,對于在計算機信息系統環境下工作的企業,如果稅務檢查人員在稽查過程中過分依賴企業提供的書面文件資料和財務賬冊,而忽視了對公司財務等相關管理軟件進行有關的基本經濟業務審核,就有可能變成“盲人騎瞎馬”。試想,如果被查企業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本身有缺陷,不能有效地控制企業輸入的原始記錄經運行后生成的信息,而稅務檢查人員又根據有缺陷的錯誤信息進行稽查,要承擔多大的風險呢?

業界曾有一個較為知名的典型案例:某公司在自查時發現出納在過去一年內曾多次挪用公司現金,據出納事后交待:每次在應付審計的現金盤點并作倒推測試時,就利用會計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財務軟件系統,將現金挪用的虧空部分虛做現金劃轉銀行的會計憑證,并偽造銀行進賬單,在現金盤點結束當日晚,再刪除了上述會計憑證,從而達到了瞞天過海的目的。

所以稅務稽查部門對計算機系統的稅務稽查,不但要對被查納稅人的計算機系統的程序(包括輸入數據權限)的控制點進行審核,而且還要對被稽查單位在計算機系統操作中的權限、用戶名、密碼的內部控管制度的執行是否有效進行了解和審核。只有在合理評價計算機信息系統本身不存在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反映的系統缺陷且錄入數據權限的控制制度執行有效的前提下,這樣的稅務檢查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五、忽視關聯資料的收集,只重視財務資料的核查

目前稅務稽查部門的視野偏于狹隘,大部分還局限在財務會計核算循環的稅務稽查上,而忽視對整個經營管理中關聯環節的評價;重視對財務指標的稅務稽查,忽視對其它經濟指標的配套檢查。在稽查實務中,往往對本企業有關財務會計方面的內容較為關注,而對其他諸如上游供貨企業、下游銷售企業等關聯環節多無人問津。這種狀況折射出了稅務稽查部門對稅務稽查面的關注視野過于狹窄,過于偏向財務會計核算,應當加以改變:稅務稽查人員應當以會計核算的稅務稽查為基礎,將稅務稽查監督的觸角延伸到被查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層面,諸如生產與費用循環、銷售與收款循環、采購與付款循環、籌資與投資循環等等,從而達到對整個經濟活動全面稽核的目的。如果不跳出財務核算這一個小圈子,稅務稽查的監督力度就不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例如今年的重點稅源企業專項檢查,*市國稅局稽查局在對一企業進行稽查時,并未完全按照以往的既定稽查套路進行檢查,而是先行參觀其生產工藝流程,詢問其經營過程,和產、供、銷三個環節的有關人員進行座談,得知該企業屬于“以銷定產”型經營模式后,適時改變了原稽查預案,先行從銷售人員簽定的銷售合同入手,再反向調取同期的生產計劃調度單據,雙向核實驗證后再與倉儲部門的出、入庫單據逐合同進行比對,最后再和財務人員核對會計賬簿、記賬憑證、納稅申報資料,最終查實了該企業未按照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申報納稅、少繳增值稅稅款160余萬元、滯納金31萬元的違法事實。

六、忽視稽查保密制度的執行,只重視“陽光稽查”的操作

為自覺接受納稅人和社會監督,保證稅務稽查執法嚴明公正,保障納稅人及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不少地方的稅務稽查部門在執法辦案中建立陽光稽查機制的新聞、經驗屢見報端,一般包括:一、對稅務稽查執法的范圍、職權、依據、程序以及稽查人員的執法規范和紀律規范的稽查公開制度;二、告知納稅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義務和應承擔的責任的查前告知和告知檢查人員應享有的權利和應遵守的工作紀律的廉政回訪制度;三、告知納稅人應知曉的涉稅問題及處理與處罰的依據的充分保障納稅人的知情權、申辯權和陳述權制度;四、定期召開案情通報會議,公開案件查處過程的案情通報與邀請人大代表參與案件陪審制度。

客觀地講,目前稅務稽查部門上述“構建和諧國稅、實施陽光稽查”的措施對營造公開、公正、公平的稅收環境,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稅務稽查執法的透明度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陽光稽查”下的配套措施不明朗或是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可能導致將保密事情轉為泄密事件的發生。

如:個別稅務干部對于工作中的保密范圍認識不足,片面地強調納稅人的知情權,將一些尚屬于研究階段的情況告知被查納稅人;或是為了加大對稽查工作成就的宣傳力度,一味追求宣傳內容的真實性而間接泄密;尤其是稅務機關局域網的開通,在上級要求信息共享、公開、透明,陽光操作的環境下,由于安全防范意識不強,保密措施不是很到位。工作中存在重建設、輕防范、重使用、輕保密的錯誤傾向,導致泄密。而對于這些問題個別同志卻是振振有詞“不是說制度規定的稅務稽查業務要公開么?”。那么,該如何做好“和諧國稅,陽光稽查”下的稽查保密工作,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對保密工作的領導,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成立保密工作領導小組,指定專人負責日常保密工作,明確分工、明確責任、責任到人,從制度上堵塞可能造成保密信息外泄的漏洞,增強干部職工信息安全意識,及時解決保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每月至少召開一次保密工作會議,把稽查保密工作納入年終考核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權”,真正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責任”。

2、加強保密法制教育,進一步增強保密意識。認真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通過學習教育活動,提高稽查干部的保密意識,構筑保密工作防線。

3、加強法律責任追究,加大獎懲力度,推動保密工作的深入開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等相關法律制定稽查部門保密守則,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泄密的法律責任,定期對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保質保量完成稽查工作任務。對違反單位有關保密制度,但未造成嚴重后果,視其情節給予通報批評;因玩忽職守、不負責任、造成嚴重后果者,除追究當事人責任外,還要追究單位領導責任并視情節輕重給予經濟處罰。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從業培訓班哪些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