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師考前輔導,經濟師網上課程推薦環球網校。
經濟師考試初級金融專業考點金融監管
一、金融監管的含義及我國的發展歷程
(一)金融監管的定義
金融監管(掌握)指監管當局對金融企業管理和監督的總稱。
狹義的金融監管是指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業的監管
廣義的金融監管還包括金融企業的內部控制與稽核、行業自律、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督等。
(二)金融監管的必要性(掌握)
1、金融業是特殊的高風險行業,而且容易發生支付危機的連鎖效應
2、金融體系的風險直接影響貨幣制度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外部性強
3、金融企業的高管易受到短期利益、局部利益、關聯利益和經營管理水平諸因素的作用,作出不正確或不審慎的決策對金融企業的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所以,金融監管是金融業穩健發展和金融體系穩定的客觀需要,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保證。
(三)我國金融監管的發展歷程(掌握)
央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央行制度初步建立。
《銀行管理條例》
《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票據法》,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分離。
證監會成立
保監會成立
銀監會成立--正式建立分業監管體系
二、金融監管的要素、依據和邊界(新增)
(一)金融監管的要素
1、金融監管主體--主要是政府和其他政府授權的公共機構。
2、金融監管對象--主要是銀行機構、非銀行性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三類;
3、金融監管目標--防范風險、公平環境、保護利益
4、金融監管手段--法律、行政、經濟、技術、自律等。
(二)金融監管的依據
金融監管的依據核心--市場失靈,市場機制無效率狀態,需要外在的干預。
三個假說:1、金融市場的壟斷與過度競爭;金融體系的高風險與強外部;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等
(一)(新增)金融監管的成本、收益和邊界
1、 金融監管的成本:金融監管所帶來的直接的物質損耗和損失;
2、 金融監管的收益:金融監管實施使金融體系穩定性增強,投資者利益有保障,目的實現。
3、 金融監管的邊界:收益與成本的均衡點
三、金融監管的基本原則(掌握)
1、依法管理;2、合理、適度競爭原則
既要避免金融業高度壟斷、排斥競爭;又要防止出現過度競爭、惡性競爭
3、自我約束和外部強制相結合原則
一般以內控為主外部監管為輔
4、綜合性監管原則
行政的、經濟的和法律的手段配套使用;5、安全穩健與風險預防原則
6、社會經濟效益原則;7、統一監管原則
四、商業銀行監管的主要內容
(一)市場準入監管--審批制,對注冊資本額的要求
(二)資本充足率:總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資本比率不超過4%附屬資本不超過核心資本的100%,
(三)流動性監管
(四)信貸風險監管
(五)監管評級--高風險的商業銀行
(六)存款保險制度,避免破產損害債權人利用
(七)危機銀行的救助與關閉
五、金融企業的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
(一)金融企業設立行業自律組織,加強同業監督;
(二)社會監督:披露信息、審計監察和公眾監督。
以上就是關于初級經濟師考前輔導的詳細介紹,更多與經濟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快速了解經濟師考試后,測試備考基礎,專業老師組卷,測出水平,高效備考!
點擊查看- 高級經濟師視頻課程03-25
- 新鄉經濟師培訓03-24
- 經濟師網校報名03-24
- 經濟師在線教育03-24
- 中級工商管理李爭孫晶晶03-22
- 唐山經濟師考試培訓班03-22
- 經濟師培訓西安03-22
- 無錫中級經濟師輔導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