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中級經濟師

發表于:2022-03-22 08:33:31 分類:經濟師培訓

工商管理中級經濟師,選擇經濟師培訓機構,建議多比較幾家。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5個易混點,難倒了99%考生!

1、固定資產折舊

問題:固定資產折舊為什么不在支出法而在收入法,固定資產折舊屬于成本,為什么會屬于企業收入呢?理解不了。

回答: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各生產要素創造收入的角度計算 GDP 的-種方法。固定資產作為資本是生產要素 一。固定資產折舊:是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生產活動中所消耗固定資產而提取的價值。固定資產折舊并非本期生產活動新創造的價值,而是生產中消耗的固定資產的價值,是屬于轉移價值。

GDP 之所以包括這部分轉移價值,是由于固定資產折舊是從固定資產中游離出來作為折舊進入成本,記入成本中的折舊也作為折舊基全被提出來用于新的固定資產投資,進入企業的資金循環運動,而不是像其他成本一樣消耗完畢,從這個角度講,它類似于增加值的勞動者報酬和營業盈余。

2、自然壟斷

問題:什么是自然壟斷?

回答:自然壟斷指因產業發展的自然需要而形成的壟斷狀態。一般來說,規模經濟能夠形成自然壟斷,當行業中只有一家企業能夠有效率的進行生產,或者當一個企業能以低于兩個或更多企業的成本為整個市場供給一種產品時。

3、邊際收益產品

問題:邊際收益產品和邊際產品價值有什么區別?

回答:邊際收益產品指如果廠商追加一單位投入進行生產并出售產品而得到一個額外收人,那么這個額外收人就是邊際收益產品。

邊際產品價值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廠商增加一單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產品的價值。

邊際產品價值=邊際物質產品*產品價格(帶有價值二字,乘以產品價格),表示增加一單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價值,是價值的增加。

4、總產出和總供給

問題:總產出和總供給怎樣區分,有何區別?

總產出: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常住單位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價值,既包括新增價值、也包括被消耗的貨物和服務價值以及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

總供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由社會生產活動實際可以提供給市場的可供最終使用的總產品和勞務總量,它與社會總需求相對。

5、邊際儲蓄傾向

問題: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投資乘數越小,說明他們是反方向關系。那投資乘數為什么是邊際消費傾向的增函數呢?不應該是減函數嗎?

回答:投資乘數的公式: K=1/邊際儲蓄傾向 =1/(1-邊際消費傾向),首先,根據公式可以看出,邊際儲蓄傾向越大,投資乘數越小,所以邊際儲蓄傾向和投資乘數成反比。

以上就是個關于工商管理中級經濟師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分享更多經濟師培訓相關內容。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