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政稅收課件解析

發表于:2022-03-21 19:35:04 分類:經濟師培訓

中級財政稅收課件解析,備考經濟師聽網課不錯。

中級經濟師《建筑與房地產》知識點及練習題: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是指通過計算項目達產年的盈虧平衡點(BEP),分析項目成本與收入的平衡關系,判斷項目對產出品數量、銷售價格、成本等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基本損益關系

根據成本總額對產出品數量的依存關系,成本可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銷售收入由銷售價格和產出品數量決定,利潤與銷售收入和總成本費用的關系就用一個數學模型(也稱為量本利模型)表達為: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利潤為零,則表示盈虧平衡。

(二)線性盈虧平衡分析

在線性盈虧平衡分析中,假設產出品數量等于銷售量,且銷售收入與總成本均是銷量的線性函數。

設年銷售量為Q,單位產品銷售價格為P,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為V,年固定成本為F,則有下式成立:

銷售收入R=單位產品銷售價格x年銷售量=PQ

總成本(C)=固定成本+變動成本=F+VQ

利潤(B)的表達式為:B=PQ-F-VQ

若用Q*表示銷售量的盈虧平衡點(令B=0),可得:

當采用增值稅價格時,公式中分母還應扣除增值稅。

同理,可根據公式分別得出單位產品銷售價格的盈虧平衡點P*和固定成本F*的盈虧平衡點,分別為:

當項目的設計生產能力、產量盈虧平衡點為Q0時,則可用Q0占Qd的百分比表示盈虧平衡點的生產負荷率,衡量項目風險程度。

若用BEP(Q)表示盈虧平衡點的生產負荷率,則有:

盈虧平衡點的生產負荷率越小,則項目風險越小,說明項目可承受較大的風險;反之,則風險越大,項目所承受風險的能力就越差。

盈虧平衡分析雖然能夠度量項目風險大小,但并不能揭示產生項目風險的根源。

【單選題】

某建設項目生產單一產品,已知建成后年固定成本為萬元,單位產品的銷售價格為元,單位產品的材料費用為700元,單位產品的變動加工費和稅金分別為120元和80元,則該建設項目年產量的盈虧平衡點是( )件。

A.

B.

C.

D. 3

【答案】 D

【解析】此題考查年產量的盈虧平衡點的計算。

在線性盈虧平衡分析中:設年銷售量為Q,單位產品銷售價格為P,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為V,年固定本為F,基本損益方程式為:B=PQ-F-VQ。

若用利潤B*,表示銷售量的盈虧平衡點(令B=0),則Q*=F/(P-V)(當采用增值稅價格時,式中分母還應扣除增值稅)。

本題中產量的盈虧平衡點Q*=(*0)/(-700-200)=3(件)

以上就是個關于中級財政稅收課件解析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分享更多經濟師培訓相關內容。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