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注會培訓班,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推薦中華。
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知識點:取回權
知識點:取回權
(一)一般取回權
1.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占有的不屬于債務人的財產,該財產的權利人可以通過管理人取回。但是,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所謂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是指在重整程序中行使取回權,應當符合事先約定的條件。
2.取回權的基礎權利主要是物權,尤其是所有權,但也不排除依債權產生取回權的情況。司法實踐中,取回權主要表現為加工承攬人破產時,定作人取回定作物;承運人破產時,托運人取回托運貨物;承租人破產時,出租人收回出租物;保管人破產時,寄存人或存貨人取回寄存物或倉儲物;受托人破產時,信托人取回信托財產,等等。所有權以外的其他物權,如占有權、質權、留置權等,也可構成取回權的基礎權利。
3.一般取回權在破產案件受理后形成,其行使不受原約定條件、期限的限制,也不受破產程序限制,在無爭議時無須通過訴訟程序,但因財產在管理人占有之下,權利人須通過其取回財產。權利人在取回定作物、保管物等財產時,存在相應對待給付義務的,應向管理人交付加工、保管等費用。
4.一般取回權的行使通常只限于取回原物。如在破產案件受理前,原物已被債務人賣出或滅失,權利人的取回權消滅,只能以物價即直接損失額作為破產債權要求清償,但可構成代位權利的除外。
5.在司法實踐中,有時管理人占有他人的財產是不及時變現價值將嚴重貶損的財產,或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財產。為保全財產價值,在權利人主張行使取回權前,管理人可以將相關財產及時變價并提存變價款,有關財產權利人可以就該變價款主張行使取回權。
6.如果是管理人在接管債務人財產后誤將他人享有取回權的財產轉讓,其轉讓是無權處分行為,該轉讓合同無效,受讓人應返還原物。但如果受讓人為善意第三人,轉讓合同被確定為有效,則權利人可以依法對管理人行使代償取回權。
(1)如果受讓人于財產權利人請求時,尚未返還原物或者支付價金,權利人可以要求管理人轉讓對受讓人的請求權,以該請求權為對象行使代償取回權。
(2)如果管理人已從受讓人處取得對價財產,且該對價財產能夠同債務人財產相區分,權利人也可以請求對該替代財產行使代償取回權。
(3)如果管理人取得的對價財產已混同于債務人其他財產無法區分,則無法行使代償取回權。此時,該債權人的該項損失應列為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中優先支付。
(4)如果是由于管理人未盡到忠實、勤勉義務,給權利人造成損失的,在該項損失列為共益債務支付后,管理人應向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二)出賣人取回權
1.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出賣人已將買賣標的物向作為買受人的債務人發運,債務人尚未收到且未付清全部價款的,出賣人可以取回在運途中的標的物。但是,管理人可以支付全部價款,請求出賣人交付標的物。
【舉例】A企業與B企業簽訂了100萬元的買賣合同,A企業為買受人,B企業為出賣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驗貨后付款,且約定了A企業付清貨款前B企業保留對該批貨物的所有權。后A企業被受理破產申請,出賣人B企業可以取回在運輸途中的該批貨物。
【相關考點】《合同法》規定,買賣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出賣人向管理人表示行使取回權,即發生取回法律效力,并不要求出賣人必須在買受人(即管理人)收到貨物前實際控制并取回貨物。其后,管理人即使收到貨物,也僅處于保管人的地位。否則,由于運輸等方面的原因使出賣人無法控制、收回在途中的貨物,便不承認其取回權,不僅不合理,還將使取回權的規定失去存在意義。因為只有在貨物被他人占有的情況下才存在取回問題。
以上就是關于東營注會培訓班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注冊會計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包含6大超值課程+4大超值題庫+6大超值服務+24小時不限次答疑!
免費試聽- 海南注冊會計師培訓中心01-03
- 山西太原注會培訓班01-03
- 注會vip輔導班01-03
- 注冊會計師網絡學校01-03
- 注會報班什么機構好01-02
- 陜西注會培訓學校01-02
- 網校聽課有用么注會01-02
- 錦州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01-02